当前位置:九游网官方网站入口 >风采展示 >名师

名师-九游网官方网站入口

2025-01-16 12:07:00            

  又是一年长空鸣雁,又是一年桃李飘香。1994年8月,孙云霄从昌潍师专历史系毕业,踏进小学校园,至今已经在讲台上度过了30个春秋,她荣获过“全国传统文化教育先进个人”“山东省第五批齐鲁文化之星”“潍坊市语文教学能手”“奎文区技术拔尖人才”“奎文区特级教师”等荣誉称号;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于学科教学,又将学科课程建设和学堂建设相融合,于2015年开始参与建设宝通街小学孔子学堂、2017年开始参与建设早春园小学孔子学堂,2024年8月又开始参与建设圣荣小学孔子学堂,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成果荣获过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次,省级教学成果奖2次,市级教学成果奖3次。

  三十年来,她脚踩大地,仰望星空,守初心、运匠心、笃恒心,心心若微光,念念照星河。

  守初心,学而不已

  师者初心,学而不已。她深深记住一句话,“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从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起,她就要求自己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踏进知识的“河流”不断汲取不断学习,要拥有活流水。这“活流水”,是知识技能上的,也是理想信念、道德风尚上的。

  学以固本,坚定理想信念。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她认真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思想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和先进性,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教育事业,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模范履行教师职责,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多次被评为奎文区优秀共产党员。

  学以强教,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教研活动、业务培训、假期学习等系列学习活动,她都当成极为珍贵的向同行学习的机会,她先后参加过两次国培和数十次的国家省市级培训,从开始的她听别人讲,到后来的她站上讲坛,讲给别人听,都是抱着学习者的心态;背诵国学经典、做课题、搞研究、写论文、出专著、讲公开课观摩课,如此等等大量的任务驱动式学习,使得她且学且思,不断走向厚重:出版专著1部,参与著作编写11部,50余篇相关论文在包括中文核心期刊《当代教育科学》《语文教学通讯》《小学语文教学》等刊物发表,获区级以上教学成果等成果10个,国家省市级课例获奖或观摩17节,市级以上项目结题17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科教学的研究数十次在省级以上培训中作为培训内容,有《中华校园》等5家期刊对成果宣传。

  运匠心,桃李芬芳

  师者匠心,止于至善;精益求精,十年一剑。她把孔子学堂建在语文课堂上,在语文课上和学生读《论语》,诵《大学》,论《孟子》,谈《中庸》,《道德经》《周易》《诗经》及中国古典小说名著都被她一股脑地搬进了课堂,学生素养水涨船高,学习成绩远远高出了平行班级。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也为了让更多的老师拿过她的教学法来就用,她针对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经典性欠缺和教学中重技能轻涵养的问题,历时15年,以系列课题研究为支撑,以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为线索,构建起由《论语》等孔子学说为主的10部国学经典、120篇中华优秀诗词、《三国演义》等8部民族经典故事融入的小学语文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体系,在更多的老师和更多的学校之间推广,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精神成长,大面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学生综合素质也迅速升高。

  该成果《基于中华优秀文化经典的小学语文课程建设》于2018年4月获得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2月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2018年8月她参与编写的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在全省推行。2019年8月,她主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参考用书》在全省发行。

  一分付出一分收获。她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真心拥戴。2016年她被家长们投票推为“潍坊市最美教师”。2017年因为岗位调动,她离开了原来的学校,有的学生甚至因此而随着她转学到了新的学校。

  虽桃李满天下,依然静心待花开。16年前的学生丁思文在一个教师节回母校探望她,赋诗一首作为礼物送给她,她珍藏至今:“蛰寒幽鸣至三更,夜如墨色几残灯。举头唯见星簇月,垂首独知茶香浓。踏尽满地黄金叶,数遍门前杨柳青。不觉云鬓生华发,只闻乾坤展雄鹰。”她尤爱这句“只闻乾坤展雄鹰”,要做翱翔天空的雄鹰,要做屹立大地的栋梁,这是她和每一届学生都要立的约定,也是她时时听到的好消息。

  笃恒心,任重道远

  师者恒心,虽千万里不殆;以此笃爱,足抵岁月漫长。生逢盛世,恰遇百年,她幸运地将自己的奋斗与国家事业、民族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教育是需要与时俱进的,她走的是一条创新之路,更是一条传承之路。

  以身示范,传帮带。不论是作为教研组长、教导主任,还是业务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孔子学堂讲师,工作中孙老师始终以身示范,主动承担多项任务,热情关心青年教师,团结同事积极开展教学工作,遇到问题毫无保留地提出意见和看法,不遗余力指导和引领教科研工作;教学实践中坚持讲公开课、示范课为老师们提供研讨的范式。1994年至2014年二十年间,她带的班级作为“经典教育”项目的实验班级,屡次提供国家、省、市级观摩课,项目《小学生经典教育的实践与探索》获得国家课题结题、潍坊市政府成果奖特等奖。2014年至2018年,她以自己所带班级作为实验对象,研创班本课程,并以任务为培训,带着老师们在此基础上创编校本课程,在省内外几个学校实验后初见成效。2022年8月,在奎文区教体局的指导和组织下,以该课程作为资源模板,她和团队一起研究编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读本》在全区中小学推广使用。在奎文区教体局的组织安排下,她线上为全区的孔子学堂上公益学堂课,她不但把学堂课程落实到自己每一节语文课上,推广到全校的语文课上,还力所能及地影响一切能够影响的同行。

  近者受益,远者来。2019年,她成为了北京慈宏公益基金会“悦读”工程项目的公益讲师,每年为数以千计的教师作国学诵读的公益培训。2020年她成为了山东省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为全省的传统文化教师作培训。2021年4月,她被推选为山东省齐鲁文化之星。

  带动成长,见成果。比如仅仅是主持工作室的4年间,她工作室的教师先后取得了公开课、论文发表等370余项教学成果,使得每一位教师都能用课程意识、专业研究目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大大带动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厚实了其文化底蕴。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她日日享受着学生们和青年教师们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不见其增,日有所长”的无尽喜悦,对能够参与和见证如花孩童们的生命成长、对能够于青年教师的成长助一臂之力,她深深沉潜其中并满怀敬畏与感恩。

  回眸往昔,时光熠熠;展望未来,任重道远。作为学堂人,孙老师时刻牢记总书记所讲的“国之大者”的责任与使命,以立德树人、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守初心、运匠心、笃恒心,以熹微的心之光,冉冉相续,照亮她心中的理想星河。

责任编辑:栾国福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