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篇——道千乘之国
【原文】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白话】
孔子说:“治理一个能出千乘兵车的大国,临事要谨敬并且讲求信用,节约用度并且爱护人民,使用民力要按照时令不违农时。”
【论语讲要】
此说国家大事。
道,包咸注作治字讲。
乘,音胜,兵车也。古时能出千辆兵车,谓之大国。
治大国有五种要道:
敬事者,事为国事,敬为谨慎。
信者诚信。为国者必须举事敬慎,与民诚信。
财物出自民间,必须节用。大学云:“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此为理财之要。
爱人者,知民之疾苦,爱养之也。使民以时者,农工商民各有忙时,不在其忙时使之也。
敬事而信,则民悦服。节用物力则足食。爱人、使民以时,则足兵。敬事、诚信、节用、爱人、使民以时,具此五者,方能治国。
【先贤精义】
包咸曰:为国者,举事必敬慎,与民必诚信,节用不奢侈。国以民为本,故爱养之。作事使民必以其时,不妨夺农务。
朱子曰:言治国之要,在此五者,亦务本之意也。
《论语义疏》曰:为人君者,事无小大悉须敬,故云“敬事”也。《曲礼》云“毋不敬”是也。有与民必信,故云“信”也。虽富有一国之财,而不可奢侈,故云“节用”也。虽贵居民上,不可骄慢,故云“爱人”也。使民,谓治城及道路也;以时,谓出不过三日,而不防夺民农务也。
程子曰:圣人言虽至近,上下皆通。此三言者,若推其极,尧舜之治亦不过此。
杨氏曰:上不敬则下慢,不信则下疑,下慢而疑,事不立矣。敬事而信,以身先之也。《易》曰: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然使之不以其时,则力本者不获自尽,虽有爱人之心,而人不被其泽矣。然此特论其所存而已,未及为政也。苟无是心,则虽有政,不行焉。
张栻曰:道千乘之国,犹言治千乘之国之道也。敬事者,事无小大一于敬也;信者,信于己也(一作:不欺之也);节用者,为之制度也;爱人者,无往而不存其爱也;使民以时,爱人者之先务也。于是五者之中,敬事而信又其本也。盖敬与信不立,则无适而可耳。以是五者为先,王政之行,斯有序而四达矣。
蕅益大师曰:五者,以敬事为主。敬事,又从敬止功夫得来。
康有为曰:孔子贵卑宫而恶雕墙,尚节俭而恶奢侈,诚恶不爱人而妄使民也。
钱穆先生曰:本章孔子论政,就在上者之心地言。……所言虽浅近,然政治不外于仁道,故惟具此仁心,乃可在上位,领导群伦。此亦通义,古今不殊。若昧忽于此,而专言法理权术,则非治道。
《说苑》曰:武王问于太公曰:“治国之道若何?”太公对曰:“治国之道,爱民而已。”
《管子》曰: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民贫则奸智生。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生于匮不足;匮不足之所生,生于侈;侈之所生,生于无度。故曰: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为国之急也。
《四书读》曰:不曰“治”而曰“道”(导)者何?治者,法术之名;道者,仁义之用也。若千乘固是举以为例。第夫子时,上而周室不能有为,下而小国不足有为,惟大国可以自奋。然不曰“大国”而即兵车言者,盖当时大国惟利是务,其于敬信五者阙焉弗讲,夫子盖有为而言也。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尊老敬老”美德,2月15日,烟...[详情]
中国孔子基金会微信
孔子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