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白话】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知我,就怕自己不知人。”
【释词】
患:担心,担忧,害怕。
不己知:即“不知己”。
知:不仅仅是“了解”的意思,意涵丰富,所以不译。
【先贤精义】
《论语注疏》曰:此章言人当责己而不责人。凡人之情,多轻易(今:忽视)于知人,而患人不知己,故孔子抑之云:“我则不耳。不患人之不己知,但患己不能知人也。”
尹氏曰:君子求在我者,故不患人之不己知。不知人,则是非邪正或不能辨,故以为患也。
子曰: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
陈祥道曰:人之于己,知不为益,不知不为损,故不患不知,以在外故也。己之于人,知则为智,不知则为不智,故患不知人,以在我故也。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亦此意欤?
《论语正义》曰:人不己知,己无所失,无可患也;己不知人,则于人之贤者,不能亲之用之,人之不贤者,不能远之退之,所失甚巨,固当患。
张栻曰:有患人不己知之心,则外驰而非为己者矣。夫学本为何事,而患人不己知乎?而其患不知人者,以夫取友之差,用人之失,正以在己之未明故尔,盖所当用力者也。
康有为曰:人不能离人而独立,无论居游营业,皆与人接抅,若不知人之是非邪正,而误于交托,则动而必败,大之丧国,次之亡身,小之亦失业败名。故人伦之鉴不明,实人道切身之患也。故君子自立在己,而藻鉴在人,虽知人未易,尧舜犹难,然愈难愈当讲求其术也。若夫怀才抱德,如川蕴珠,如山藏玉,有车必见其轼,有衣必见其服,何患不知?乃人日求人知,而不求知人,何颠倒其用也!
李炳南曰:不患人不知我,但患我不能知人。学为君子,有道而人不知,道不能行,属于天命,无可忧患。若我不能知人,实为大患。为领袖者不得贤才,求学者不得良师益友,以其贤愚莫辨之故,是以为患。
钱穆曰:君子求其在我,故不患人之不己知。非孔子,则不知尧舜之当祖述;非孟子,则不知孔子之圣,为生民以来所未有。此知人之所以可贵,而我之不知人所以为可患。
徐英曰:“人不知而不愠”,可以为君子,故不患人之不己知。若见理不明,则不能知人;不能知人,夫安可以自立于世哉?
蕅益大师曰:自利,则亲师取友,必要知人;利他,则应病与药,尤要知人。
《四书反身录》曰:惟是人不易知,知人实难。我若不能穷理知人,则鉴衡昏昧,贤否莫辨,是非混淆,交人则不能亲贤而远佞,用人则不能进贤而屏奸。在一己关乎学术,在朝廷关乎治乱,虽欲不患,得乎?正直君子易知,邪曲小人难知。
《论语札记》曰:此篇末以“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结,见君子之学无非为己。人伦名教之地,所恃以进德修业者,惟此本心之明照,以收益于亲贤取善之际而已矣。
杨树达曰:患其不能,求为可知,此孔子教人以责己也。患不知人,此孔子教人以广己也。责己者,初学者所有事;广己,则进德君子之事矣。因人之不知己,反而自省我之不知人,此仁恕之极功。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尊老敬老”美德,2月15日,烟...[详情]
中国孔子基金会微信
孔子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