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白话】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用德行,就像天上的北辰,安坐其处,众星绕向它而旋转。”
【释词】
为政:治理国家,实施政治。
以德:治国者要以德行为根本来治理国家。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其所得,若其所固有而不失,谓之德性。为政者当以己之德性为本。
譬如:比如。
北辰:即天枢、天心,天之中,也叫北极,居北方。北辰是无星处,不当视作“北极星”。“凡天之无星处曰辰”。古人认为天体圆,北辰天心此为最高处,名“赤道极”,称“北极者”,对南极言之;成周洛阳之地为地之中,在此处观北极处地36度,南极入地亦36度,中国在赤道北,只见北极。
居其所:安坐其处。所,处所。
共:即“拱”,环拱围绕。朱子曰:共,向也,言众星四面旋绕而归向之也。治国者,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修养自己,方可治国平天下,以自己之德行,为其下之表率,为天下之表率,以德服人,以德化人,有如众星之围绕归向于北辰而随之旋转。
之:指北辰天心。
【先贤精义】
王夫之曰:辰非星,星非辰也。北极有其所而无其迹,可以仪测而不可以像观,与南极对立,而为天旋运之纽。
秦蕙田曰:北极,天之至中。谓之辰者,无星而有其位也。北极正相对为南极,二极之中纮古今皆谓之赤道。……“赤道”云者,赤犹“空”也;空设此道,以判南北七政不附丽而行也。北辰,今谓之“赤极”,言其为赤道之极耳。俗言“赤手、赤贫”,皆取“空”义也。
李惇曰:天行至健,其南北两端不动处,如门之枢。
雷学淇曰:北极亦非不运动,但居其所而不移耳。犹之圣人治天下,但见其垂衣裳而天下治,不知“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其劳心者无已时也。……古人惟以枢取譬,最为切合。盖枢在受枢处,与扉扇一同运转,但居其所而不移耳。
(以上释“北辰”。以下论本章要义。)
《论语注疏》曰:此章言为政之要。“为政以德”者,言为政之善,莫若以德。德者,得也。物得以生,谓之德。
朱子曰: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德之为言得也,得于心而不失也。
张栻曰:北辰谓之极者,以其居中不迁而众星所宗,实其枢纽也。德者,所以为民极也。《诗》曰:“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故修己而百姓安,笃恭而天下平,自三代以后,为治者皆出于智力之所为,而无复此味矣。
郑汝谐曰:见圣人之德,以心感心,坐制群动,德之为用大矣哉。
《论语稽求篇》曰:夫“为政以德”,正是有为。夫子已明下一“为”字,况为政尤以“无为”为戒。《礼记》:“哀公问为政。孔子曰:‘政者,正也。君为政,则百姓从政矣。君之所为,百姓之所从也。君所不为,百姓何从?’”
程子曰:为政以德,然后无为。(有为,然后无为)
《论语集释》曰:此章之旨,不过谓人君有德,一人高拱于上,庶政悉理于下,犹北辰之安居而众星顺序,即任力者劳、任德者逸之义也。与孔子称舜无为而治了不相涉。(舜治天下,任用有德之人,如禹稷契等圣贤,而天下治。)
钱穆曰:孔门论政主德化,因政治亦人事之一端,人事一本于人心。德者,心之最真实,最可凭,而又不可掩。故虽蕴于一心,而实为一切人事之枢机。为政亦非例外。此亦孔门论学通义,迄今当犹然。……唯德可以感召,可以推行,非“无为”。《孟子》曰“至诚动物”,《大学》以修身为本,皆可与此章相发。
蕅益大师曰:“为政以德”不是“以德为政”,须深体此语脉。盖自正正他,皆名“为政”。
江谦曰:“为政以德”,则正己而物自正,不言而民信,不动而民敬,不怒而民威于鈇钺,又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故取譬于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也。
徐英曰:庄子曰“书以道事”,事者,二帝三王之政,所以治天下者也。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故凡《论语》之言政者,皆《书》之教也。“为政以德”,此德者,二帝三王之心传也。礼乐度教损益因革者,迹也。迹之殊,无害于心之同也。自世不知政之大本,每规矩于制度文物之末,舍心而论迹,迹盛而心亡,心亡而迹亦乱,非孔子《书》教之旨也。此章自是《书》教要义。盖德者,政之本也;政者,德之迹也。为政以德,然后天下归心,若众星之共北辰也。
李炳南曰:国家政治本于道德,合理、利民,则得民众拥护,譬如北辰之得众星围绕。人君安居其所,而得臣民围绕拥护,实由人君为政以德而然。中国文化尊重德性,无论国家领袖,机关首长,甚至为家长者,皆应以德为本。
云门隐者按:为己以德,修齐治平。任贤用德,有为而后可以无为;垂拱于上,正己而后可以正人。以德为百司之表率、为民之表率、为天下之表率,百司各行其职,不有废滞,“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德为政本,天下庶安。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尊老敬老”美德,2月15日,烟...[详情]
中国孔子基金会微信
孔子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