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白话】
有人问孔子说:“您为什么不从政呢?”孔子说:“《书》上说:‘孝啊最重要的是尽孝,友爱兄弟,推行此到政治上去。’这也是从政,如何才算是从政呢?”
【释词】或:有的人。
奚不:何不。奚,何。
为政:从政。包咸曰:或人以为,居位乃是为政。
书:指《尚书》。
惟孝:尽于孝道。
友:《尔雅》云:善事兄弟为“友”。此两句出于古文《尚书·君陈》。君陈,周公之子,伯禽之弟。
施:行,施行、推行。
是亦为政:是,这。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才能尽到孝悌之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雍熙和睦,做到“齐家”,这本身就是为政。
奚其为:如何是。
【先贤精义】包咸曰:“孝乎惟孝”,美大孝之辞。“友于兄弟”,善于兄弟。施,行也。所行有政道,即与为政同。
《论语注疏》曰:行于此二者,即有为政之道也。
李炳南曰:孔子答意,虽然不在官位,只要在家施行孝友,亦是为政。孝友是为政之本,除此之外,何事算是为政,故云:“奚其为为政。”
《论语正义》曰:为政之道,不外明伦。故但能明孝弟之义,即有政道,与居位为政无异。故曰:“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孔安国曰:言其有令德,善事父母,行己以恭。言善事父母者,必友于兄弟,能施有政。
范宁曰:夫所谓政者,以孝友为政耳。行孝友则是为政,复何者为政乎?引《周书》所以明政也。或人贵官位,而不存孝道,故孔子言如此也。
朱子曰:《书》言君陈能孝于亲,友于兄弟,又能推广此心,以为一家之政。孔子引之,言如此,则是亦为政矣,何必居位乃为为政乎?
郑汝谐曰:孝友笃于家,则其施于有政,亦是心而已。然则虽不为政,而在家庭之间躬行孝友之行,为政之道固在是矣,何待夫为政哉?
《论语正义》曰:弟子记此章,在哀公、季康子问孔子两章之后,当亦以时相次。夫子定五经以张治本,而首重孝友。孝友者,齐家之要,政之所莫先焉者也。有子言孝弟为为仁之本,其为人也孝弟,不好犯上,必不好作乱。故孝弟之道明,而天下后世之乱臣贼子,胥受治矣。夫子表章(彰)五经,又述其义为《孝经》。《孝经》者,夫子所已施之教也,故曰“行在《孝经》”。
《白虎通》曰:孔子所以定五经何?孔子居周末世,王道陵迟,礼义废坏,强凌弱,众暴寡,天子不敢诛,方伯不敢问。闵道德之不行,故周流翼行其道。自卫反鲁,知道之不行,故定五经以行其道。故孔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也。
包慎言曰:五经有五常之道,教人使成其德行。
《后汉书》李注曰:隐遁好道,在家孝弟,亦从政之义也。
钱穆曰:孔子论政,常以政治为人道中一端,故处家亦可谓有家政。孔门虽重政治,然更重人道。苟失为人之道,又何为政可言?
蕅益大师曰:此便是“为政以德”。
附录:
华峤《后汉书》曰:先代石氏父子称孝,子庆相齐,人慕其言而治。此殆所谓“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以为政”也。
《后汉书·郅恽传》曰:恽志在从政,谓郑敬曰:“天生俊士,以为人也。鸟兽不可与同群,子从我为伊吕乎?将为巢许乎?”敬曰:“吾足矣。初从生步重华于南野,谓来归为松子。今幸得全躯树类,还奉坟墓,尽学问道,虽不从政,施之有政,是亦为政也。”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尊老敬老”美德,2月15日,烟...[详情]
中国孔子基金会微信
孔子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