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九游网官方网站入口 >网上学堂 >习经典

习经典-九游网官方网站入口

2018-03-14 10:27:00             比邻为美公众号

  

  【原文】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白话】

  季氏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不能阻止吗?”冉有回答说:“不能。”孔子说:“唉!难道说泰山神不像林放那样懂得礼吗?”

  【释词】

  旅于泰山:旅,祭祀之名。《说文》:岱,大山也。大山即泰山。“泰”者,大之极也。按礼:天子要以时祭天下名山大川,诸侯则祭山川之在其封境之内者。泰山位于鲁国境内,天子以及鲁君可以祭祀泰山。季氏僭于鲁君乃至天子,违礼之甚。旅,与“鸿胪”之“胪”音近相通。

  李炳南曰:旅为天子祭山之名,且非常祭,有大故,乃举行,以璧陈列几上,祈而埋之。

  冉有:名求,字子有,鲁人。是孔子弟子,小孔子二十九岁。名列“孔门四科”之政事科。当时为季氏家臣。

  女:同“汝”。

  救:止。也可以看作“匡救、匡正”。

  与:同“欤”。

  曾:乃,难道、竟然。

  【先贤精义】

  《周礼·太宗伯职》曰:国有大故,则旅上帝及四望。 

  马融曰:礼,诸侯祭山川在其封内者。今陪臣祭泰山,非礼也。(陪臣:诸侯既为天子之臣,故谓诸侯之臣为陪臣。)

  《论语正义》曰:《礼》言大夫祭五祀,不及山川,故祭山为非礼

  包融曰:“神不享非礼”,林放尚知问礼,泰山之神反不如林放邪?欲诬而祭之

  《论语注疏》曰:此章讥季氏非礼祭泰山也。季氏僭滥,已不能谏止也。孔子叹其失礼,故曰呜呼。泰山之神必不享季氏之祭;若其享之,则是不如林放也。

  朱子曰:神不享非礼,欲季氏知其无益而自止,又进林放以厉冉有也。 

  陈祥道曰:节莫差于僭,僭莫大于祭,故父不祭于支庶之宅,君不祭于臣仆之家。泰山之神,可祭于季氏乎?此于明以渎礼,于幽以渎神,非冉有不能救,神岂能说耶?夫子故曰“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范氏曰:冉有从季氏,夫子岂不知其不可告也,然而圣人不轻绝人。尽己之心,安知冉有之不能救、季氏之不可谏也?既不能正,则美林放以明泰山之不可诬,是亦教诲之道也

  李炳南曰:普通人如林放者,犹知问礼之本,泰山之神,岂不知礼?祭祀合乎礼,神始受之,否则不能受。季氏目无天子,目无国君,泰山肯接受吗?孔子感叹之后,不说季氏,而说泰山。圣人言语如此温和。 

  

责任编辑:宋睿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