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九游网官方网站入口 >网上学堂 >习经典

习经典-九游网官方网站入口

2018-03-15 15:11:00             比邻为美公众号

  

  【原文】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白话】

  祭祖就如同祖先在,祭神就如同神在。孔子说:“我不亲自祭拜就如同没祭祀。”

  【释词】 

  祭如在:此处指祭祀祖先。祭祖先宗庙必致其敬,如其亲存,事死如事生,此处在于孝。如,如同、好像。在,在祭祀之处接受祭祀。

  祭神如神在:此处指祭祀天地神灵。祭百神亦如神之亲在,而致敬,此处在于表敬。

  与:参加,参与。 

  【先贤精义】

  《论语注疏》曰:此章言孔子重祭礼。

  孔安国曰:(祭如在,)言事死如事生;(祭神如神在,)谓祭百神。

  包咸曰:孔子或出或病而不自亲祭,使摄者为之,不致肃敬于心,与不祭同。

  程子曰:祭,祭先祖也。祭神,祭外神也。祭先主于孝,祭神主于敬。

  朱子曰:此门人记孔子祭祀之诚意。又记孔子之言以明之。言己当祭之时,或有故不得与,而使他人摄之,则不得致其如在之诚。故虽已祭,而此心缺然,如未尝祭也。

  张栻曰:此皆诚之不可掩也。不诚则无物也。

  范氏曰:君子之祭,七日戒,三日斋,必见所祭者,诚之至也。是故郊则天神格,庙则人鬼享,皆由己以致之也。有其诚则有其神,无其诚则无其神,可不谨乎?“吾不与祭如不祭”,“诚”为实,“礼”为虚也。

  李炳南曰:无论祭鬼祭神,都要如在。祭鬼,一心想像祖先就在眼前。祭神,一心想像所祭的神就在眼前。这样竭诚的祭祀,就能感得鬼神来享。“如在”的“在”字非常重要,一心观想,鬼神即在,观想始有感应。

  《中庸》曰: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

  《礼记·礼器》曰:孔子曰:“我战则克,祭则受福,盖得其道矣。”

  《礼记·祭法》曰:文王之祭也,事死者如事生,称讳如见亲,如见亲之所爱。

  钱穆曰:盖我心思慕敬畏之诚,既不能亲切表达,则虽有牲牢酒醴,香花管乐,与乎摄祭之人,而终是失却祭之真意。此乃孔子平日所言,记者记其言.因连带记及孔子平日临祭时之诚敬,以相发明。

  云门隐者按:此章讲祭祀中的孝(祖先)与敬(神),然而皆由于诚。礼主敬,不可徒有外表,重在心诚心敬,文质俱佳固尚,否则取其质也。

  附录: 

  《春秋繁露·祭义篇》曰:君子之祭也,躬亲之,致其中心之诚,尽敬洁之道,以接至尊,故鬼享之。享之如此,乃可谓之能祭。祭者,察也,以善逮鬼神之谓也。善乃逮不可闻见者,故谓之察。吾以名之所享,故祭之不虚,安所可察哉!祭之为言,际也,与察也。祭然后能见不见。见不见之见者,然后知天命鬼神。知天命鬼神,然后明祭之意。明祭之意,乃知重祭事。孔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祭神如神在。”重祭事,如事生。故圣人于鬼神也,畏之而不敢欺也,信之而不独任,事之而不专恃。恃其公,报有德也;幸其不私,与人福也。 

  《朱子语类》曰:此是弟子平时见孔子祭祖先及祭外神之时,致其孝敬以交鬼神也。孔子当祭祖先之时,孝心纯笃,虽死者已远,因时追思,若声容可接,得以竭尽其孝心以祀之也。祭外神,谓山林溪谷之神能兴云雨者,此孔子在官时也。虽神明若有若亡,圣人但尽其诚敬,俨然如神明之来格,得以与之接也。“吾不与祭,如不祭”,孔子自谓当祭之时,或有故而使人摄之,礼虽不废,然不得自尽其诚敬,终是不满于心也。 

责任编辑:宋睿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