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九游网官方网站入口 >网上学堂 >习经典

习经典-九游网官方网站入口

2018-04-20 16:41:00             比邻为美公众号

    

  【原文】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白话】

  孔子说:“君子念想的是德性,小人念想的是土地;君子想到的是刑法,小人想到的是恩惠。”

  【释词】

  君子、小人:此处指人的德行而言。

  怀:思也,安也,都通。想着的是什么,则安于此上面。

  德:德性。钱穆:小人因生此乡土,故不忍离去;君子能成此德性,亦不忍违弃。

  土:土地、田地,引申为“乡土”。百姓安土重迁,此乃黎民之性也。《说文解字》曰:“土,地之吐生万物者也。”《正义》:先王制民之产,八家同井,死徙无出乡,必使仰足事父母,俯足畜妻子,然后驱而之善,所谓能知小人之依矣。

  刑:刑法。《论语后案》:怀刑者,不愆(qiān)不忘,率由旧章,兢兢焉恐逾先王之法度也。《正义》:怀刑,则日儆于礼法,而不致有匪僻之行,此君子所以为君子也;小人愍(mǐn)不畏法,故以刑齐民,不能使民耻也。

  惠:恩惠。钱穆:君子常念及刑法,故谨于自守;小人常念及恩惠,故勇于求乞。云门隐者按:土,土地、乡土,也可以看作“地利”,同时又讲到了“惠”,可见小人之心在“利”;德,德性,同时刑由刑法也可以引申到“礼法”,所以君子之心在“义”。

  【先贤精义】

  钱穆曰:本章言君子小人品格有不同,其常所思念怀虑亦不同。

  《论语正义》曰:君子己立立人,己达达人,思成己将以成物,所思念在德也。《管子·心术篇》:“化育万物谓之德”,又《正篇》云:“爱之生之,养之成之,利民不德,天下亲之曰德。”此德为君子所怀也。小人惟身家之是图,饥寒之是恤,故无恒产,因无恒心,所思念在土也。

  《论语注疏》曰:此章言君子、小人所安不同也。君子执德不移,是安于德也;小人安安而不能迁者,难于迁徙,是安于土也。君子乐于法制齐民,是怀刑也;小人唯利是亲,安于恩惠,是怀惠也。

  朱子曰:怀刑,谓畏法;怀惠,谓贪利。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又曰:怀德,不待怀刑自安于善;怀土,特欲全己所有,未必逐利。四者善恶各有次第。(公私、义利)

  尹氏曰:乐善、恶不善,所以为君子;苟安务得,所以为小人。

  《松阳讲义》曰:今人说了君子,谁不艳慕?说了小人,谁不羞愧?然诚内自省,能信得过是君子不是小人么?今日大家读书……若只从保门户起见,便是怀土;若只从取功名富贵起见,便是怀惠。是终日读书,终日只做得小人功夫。这个念头熟了,一旦功名富贵到手,不是将书本尽情抛却,彻内彻外做个小人,便是将圣贤道理外面粉饰,欺世罔人,败坏世道,病根都是从习举业时做起的,岂不可叹?

  程树德曰:按此章言人人殊,窃谓当指趋向言之。君子终日所思者,是如何进德修业,小人则求田问舍而已。君子安分守法,小人则惟利是图,虽蹈刑辟而不顾也。

  云门隐者按:本章见君子、小人之分也。子曰:“念兹在兹。”心在哪里,人就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然后安于彼。所以心中所思、所存,不可不慎也;进德修业,不可不行也。

  又按:《孟子》开篇便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本章乃至于后章,俱是言“义利之辨”。明了圣人之意,而知君子小人之分际。

  附录:  

  蕅益大师曰:见德者,不见有土;见土者,不见有德。见法者,不见有惠;见惠者,不见有法。此皆独喻于怀,不可以告人者。譬如饮水。冷暖自知而已。

  《论语正义》:夫君子自治以治人者也,小人待治于人者也。知所以自治以治人,则好善恶不善,勿能已矣。知所以待治于人,则先富后教,处之必有道矣。

  另一解:(钱穆认为此解不可取。)

  《论语义疏》曰:君子者,人君也;小人者,民下也。上之化下,如风靡草。君若化民安德,则民下安其土,所以不迁也。人君若安于刑辟,则民下怀利惠也。

  俞樾曰:此章之义,以怀德怀刑对举相形,欲在位之君子不任刑而任德也。

  郑汝谐曰:上有德,则礼义明,教化行,固君子之所安也。

  李充曰:凡言君子者,德足轨物,义兼君人,不唯独善而已也。言小人者,向化从风,博通下民,不但反是之谓也。故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也。此言君导之以德,则民安其居而乐其俗,邻国相望而不相与往来,化之至也。是以太王在岐,下辇成都,仁政感民,猛虎弗避,钟仪怀土而谓之君子。

责任编辑:宋睿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