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白话】
孔子说:“谁说微生高是直人?有人向他讨要一些醋,微生高向邻居要来醋然后再给他。”
【释词】
微生高:姓微生,名高,他在鲁国被称作“直人”。前辈多认为此微生高就是“抱柱而死”的尾生。
直:直者不当委曲做事。《论语注疏》云:“此章明直者不应委曲也。”
或:有的人。
乞醯(xī):讨醋。乞,讨要。醯,醋。
乞诸其邻:向邻居要来醋。诸,之于。孔安国:“乞之四邻以应求者,用意委曲,非为直人。”
与之:给他。此处指微生高不说自己没有,而是向邻居借来,把醋给了向他讨要的人。钱穆:“人来乞醯,确则与之,无则辞之。今微生不直告以无,又转乞诸邻而与之,此似曲意徇物、掠美市恩。微生素有直名,孔子从此微小处断其非为直人。”
【先贤精义】
张栻曰:时人以微生高为直,故夫子举此以明直之理。
《论语后案》曰:醯本可有可无之物,而必曲遂乞者之意,是为不直。
朱子曰:夫子言此,讥其曲意徇物,掠美市恩,不得为直也。
《论语正义》曰:“乞诸其邻而与之”,不为直者。乞诸其邻,而冒为己物以与人,人知与之为微生,而不知为邻,所以不得为直。
程子曰:微生高所枉虽小,害直为大。
范氏曰:是曰是,非曰非,有谓有,无谓无,曰直。圣人观人于其一介之取予,而千驷万钟从可知焉。
《论语集说》曰:圣人之观人,于其一介之取予,亦且深致其意,所以教人立心以直,虽微而必谨也。
郑汝谐曰:直者,真情也。真情之中,不应有伪。所谓“委曲”者,犹水之避碍也。苟非有碍,何避之有?乞醯,细故也,有无可以情告,而乃乞诸邻以与之,是为伪,以悦人也。推此心以往,凡可委曲为伪者,皆为之矣。圣人于其微者察之,知微生高之非直也。
陈祥道曰:君子之于天下,外不可失人以存己,内不可失己以为人。与其失己以为人,孰若不为人以存己。高之乞醯,为人可也,为己则非直也。强无以为有,非安命者也。今夫君子,之于言知则为知,不知为不知,内不以自诬,外不以欺人。言尚如此,况于行乎?此高之所以不足取也。《洪范》之三德,平康正直;皋陶之九德,直而温。《诗》曰“邦之司直”,《易》曰“直其正也”,孔子曰“人之生也直”,三代直道而行。孟子曰“不直则道不见”,道之所贵直而已矣。
《论语点睛》曰:维直道也,非讥议微生高也。
钱穆曰:微生殆委曲世故,以博取人之称誉者。孔子最不喜此类人,所谓“乡愿难与入德”。此章亦观人于微,品德之高下,行为之是非,固不论于事之大小。
《四书说约》曰:古来只为周旋世故之念,坏近人品。如微生乞醯一事,何等委曲方便,却只是第二念,非当下本念。夫子有感而叹之,不在讥微生,指点要人不向转念去也。
【附录】
李炳南曰:直心是德,直者真心。春秋卫大夫史鱼尸谏灵公,晋之史官董狐之笔,直书赵盾弑其君,皆是直。然有事不直而理直者,如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又如孔子不见阳货,择其他适而回访之,此皆是直,是权变之直,微生高不知也。
刘宗周曰:夫子指而正之。其事甚微,而害心术甚大,便是下文“巧言令色足恭匿怨友人”张本。
《标题四书》曰:此与后章皆论人心术之微。文公谓记者以类相从,充微生高不直之心,其流必至有可耻之事。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尊老敬老”美德,2月15日,烟...[详情]
中国孔子基金会微信
孔子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