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白话】
孔子说:“雍啊,可以使他面南为君。”
【释词】
雍:冉雍。冉雍才德卓著,所以孔子认为他具备为君的资格。荀子极为推崇冉雍,把他和孔子并举,认为是圣人之不得势者。孟子则称“冉牛、闵子、颜渊则(圣人之)具体而微”,冉牛就是冉雍,用了“犁牛之子”的典故。
南面:人君听政之位,坐北朝南,此处指为君者。《周易·说卦传》:“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人君向明而治,故位皆南面。古说南面指天子、诸侯,后世则越指越小,若专指卿大夫、士而言,则陋矣。
【先贤精义】
《论语注疏》曰:此章称弟子冉雍之德行。
朱子曰:南面者,人君听治之位。仲弓宽洪简重,有人君之度也。
张栻曰:有长人之德也。
李炳南曰:在位的圣人向明而治,故其位面向南方,而听天下。此处南面,是指天子。古注考诸经传,不独天子称南面,凡为诸侯,卿大夫,有土有爵者,亦即有治民之权者,皆得称为南面。从引申之义,即是说,冉雍可以使其从政。
《论语正义》曰:古人为学,皆以尽伦。学也者,效也。学之为父子焉,学之为君臣焉。推之昆弟、夫妇、朋友,莫不各有当然之则,即莫不各有当学之事。舍人伦,无学也。学修于己,自能成物,而得势以行其所学,故能措施裕如,《中庸》所谓“道前定则不穷”者也。《大学》言“格物致知”,而极之“治国平天下”。夫“治国平天下”,皆天子诸侯之所有事,而列于《大学》之目,此正言人尽伦之学。若曰“为君而后学为君,为臣而后学为臣”,则当其未学,便已废伦。一旦假之以权,其不至于败乃事者几希。
又曰:大人以位言之,举位则德自见。盖德必称其位,而后为能居其位。故夫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位之差,即德之差。其德能为天子而为天子,则舜禹之由登庸而进也;其德能为天子、诸侯,而仅为卿大夫,或仅为士,则孔孟之不得位以行其道也。《孟子》云:“匹夫而有天下,德必若舜禹,而又有天子荐之者,故仲尼不有天下。”《荀子》谓:“圣人之得势者,舜禹是也。圣人之不得势者,仲尼、子弓是也。”子弓即仲弓。夫子议礼考文,作《春秋》,皆天子之事。其答颜子“问为邦”,兼有四代之制。盖圣贤之学,必极之治国平天下;其不嫌于自任者,正其学之分内事也。
云门隐者按:本章“南面”释为“天子、诸侯”,可也。圣人之道大,自修身而齐治平,修己而安人。“为邦”之问,《春秋》之作,治平天下,垂宪万代,自是圣人所示分内之事也。
【附录】
包咸曰:可使南面者,言任诸侯治。
郑康成曰:任诸侯之治。
刘宗周曰:学以居敬而已矣,人心才肆便疏阔,敬则严密。仲弓德性简质,具有狂者之概,他日见宾承祭之教,正裁以居敬法也。
《论语正义》曰:夫子极许仲弓而云可使南面,而其辞隐,其义显。包、郑均指诸侯,刘向则谓天子,说虽不同,要皆通也。近之儒者谓为卿大夫,不兼天子、诸侯,证引虽博,未免浅测圣言。
陈祥道曰:孔子于冉求,则曰“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于子路,则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于仲弓,则“可使南面”。是冉求可以仕大夫,而亦可以仕诸侯;子路可以仕诸侯,而亦可以为诸侯;仲弓可以为诸侯矣。语之以王者之佐,则未也,惟颜子可以当之。
《论语后案》曰:刘原父谓颜子为邦,是王天下之任;“可使南面”,是一国之任。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尊老敬老”美德,2月15日,烟...[详情]
中国孔子基金会微信
孔子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