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九游网官方网站入口 >网上学堂 >习经典

习经典-九游网官方网站入口

2018-08-16 08:57:00             比邻为美公众号

  【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白话】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比不上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比不上心里以之为乐的人。” 

  【释词】

  知:蕅益大师:“知个甚么?好个甚么?乐个甚么?参!”

  之:本章之字指学,亦指道;广之,亦可泛指其他方面。本章概指层次和境界不同,则所安处不同也。

  好:爱好、喜欢。

  乐之:有所得而乐在其中,以之为乐。《正义》:“乐其有得于己也。”《集说》:“好者,用工之笃也;至于乐,则自得矣。”

  【先贤精义】

  《论语注疏》曰:此章言人之学道用心深浅之异也。

  《四书解义》曰:此一章书是孔子鼓舞学者以进境也。

  蔡节曰:好深于知,乐又深于好。知而能好,好而能乐,道斯在我矣。 

  《论语正义》曰:《尚书大传》言:“新谷已入,櫌(yōu)锄已藏,祈乐已入,岁事既毕,余子皆入学。”是庶人之子孙,亦得受学。至春秋时,庠(xiáng)塾之制废,诗书之泽衰,人多不知学,故此言知之者,明与不知有异也。至好之、乐之,更不多睹。故夫子于门人中独称颜子好学。正谓其不改好学之乐。故《论语》首章,即以时习之说(悦)示人。 

  包咸曰:学问,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笃,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深。

  《论语义疏》曰:学有深浅也。知之,谓知学问有益者也;好之,谓欲好学之以为好者也;乐,谓欢乐之也。(学)

  李充曰:虽知学之为益,或有计而后知学,利在其中,故不如好之者笃也。好有盛衰,不如乐之者深也。(学)

  徐英曰:此以道言。知有此道者,不如好此道也。然好道者,未必即为有道之人。有道然后乐之矣。此乐即颜回不改其乐之乐也。(道)

  《四书解义》曰:理道固有深浅,造诣亦有渐次。好故胜于知,只是黾勉进修,未能实有诸己,道犹不与我浃。乐则融会于中,充然自得,天地万物之理皆具于身。(道)

  尹氏曰:知之者,知有此道也。好之者,好而未得也。乐之者,有所得而乐之也。(道)

  刘宗周曰:君子之学,知启其端。知之至,斯好之矣;好之至,斯乐之矣。知道之在我也,而学之,而求必得之。得之,斯乐矣。此进学之序也。 

  张栻曰:譬之五谷,知者知其可食者也,好者食之者也,乐者食之而饱者也。知之而后能好之,好之而后能乐之。知而不能好,则是知之未至也;好之而未及于乐,则是好之未至也。此古之学者所以自强而不息者与? 

  钱穆曰:孔子教人,循循善诱,期人能达于自强不息、欲罢不能之境,夫然后学之与道与我,浑然而为一,乃为可乐。 

  李卓吾曰:不到乐的地步,那得知此!

  陈祥道曰:知之者,为学日益而穷理者也,兴于诗者能之;好之者,为道日损而尽性者也,立于礼者能之;乐之者,损之又损,而将以至于命者也,成于乐者能之。《表记》之言仁:强仁,不若利仁;利仁,不若安仁。《中庸》之言明:善不若诚善,诚善不若至诚。亦若此而已,莫非知也:有生而知之,有学而知之,有困而知之。圣人则生而知之,贤人则学而知之,下于贤人则困而知之,莫非好也。颜子之好学,孔子之好古,此其深者也,莫非乐也。有人乐,有天乐:颜子不改其乐,人乐也;孔子乐以忘忧,天乐也。

  云门隐者按:求学、求道,由知之,而好之,而乐之,由浅入深,而后安之于中。

责任编辑:宋睿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