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九游网官方网站入口 >网上学堂 >习经典

习经典-九游网官方网站入口

2018-09-04 09:16:00             比邻为美公众号

  

  【原文】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白话】  

  孔子说:“德行不修养,学问不讲习,听闻道义却不能迁移而从之,不善之处不能勇于改正,这些都是我的忧惧啊。”

  【释词】 

  德:行道而有得于心谓之德。《四书解义》:“凡理得于心谓之德。德者,人所固有,惟德以蓄之,则德日进于高明矣。”

  修:修养、修治。《正义》:“五常之德,人所固有,当时修治之,则德日新。《大学》所云“明明德”是也。”

  学:圣贤之学。《四书解义》:“凡效法圣贤之所为谓之学。”

  讲:讲学、讲习。钱穆:“学必讲而后明。”《四书解义》:“‘学’者,人所当勉,惟讲以明之,则学日至于纯熟矣。”

  《正义》:“古之为教也以四术,《书》则读之,礼乐同物,诵之,歌之,弦之,舞之。揖让周旋,是以行礼,故其习之也,恒与人共之。‘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所谓‘君子以朋友讲习也’。礼乐不可斯须去身,故孔子忧学之不讲。”

  徙:移也、迁也。

  不善不能改:知有不善之处,必不吝于改过。《正义》:“《易象传》‘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二者贵能力行,故有取于风雷。否则,习为不善,而不复进于德矣,故夫子深忧之也。” 

  【先贤精义】 

  《论语注疏》曰:此章言孔子忧在修身也。夫子常以此四者为忧,忧已恐有不修、不讲、不徙、不改之事。

  勉斋黄氏曰:德以修而日新,学以讲而日明,徙义则善日益,改不善则过日损。四者,修身之大要也。

  陈祥道曰:德,在内者也,不修则不充;学,在外者也,不讲则不明。闻义不能徙,则善不备;不善不能改,则行不完。皆孔子所忧者也。(德、学、义、行)

  尹氏曰:德必修而后成,学必讲而后明,见善能徙,改过不吝,此四者日新之要也。苟未能之,圣人犹忧,况学者乎?

  李炳南曰:德者,乃人所固有之明德。是吾忧也者,此励学者之辞,设使学者不修、不讲、不徙、不改,乃教不成矣,圣人引以为忧。

  《论语正义》曰:四者,是夫子诲人之语,而云“吾忧”者,正恐教术或疏,致有斯失,故引为己责也。 

  张栻曰:圣人言以是为忧,所以深勉学者也。夫德不修,则无以有诸躬;学不讲,则无以明乎善;闻义不能徙,则何有于义;不善不能改,则安于不善而已。是岂不可忧乎?为学之要,不越乎修德、讲学、徙义、迁善而已。 

  刘宗周曰:此即承上章之意而反言之,其忧勤惕厉之意益深切矣。夫子既不有是三者之学,则念德有不修矣;而又不求所以修之方,是学之不讲也;于是迁善改过之功胥失之矣。人生堕落一至此乎?故曰“是吾忧也”。圣人切己反观,历数病痛,字字有标本,其所以教天下万世深哉。

  钱穆曰:本章所举四端,皆学者所应勉。能讲学,斯能徙义改过。能此三者,自能修德,此所谓日新之德。孔门讲学主要工夫亦在此。本章亦孔子自勉自任之语,言于此四者有不能,是吾常所忧惧。

  蕅益大师曰:真实可忧。世人都不知忧,所以毫无真乐。惟圣人念念忧,方得时时乐。

  《朱子语类》曰:修德是本。为要修德,故讲学、徙义、改过,即修德之目。 

  【附录】  

  江谦曰:唐白居易问鸟窠(kē)禅师:“如何是佛法?”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曰:“如此,三岁儿童也道得。”曰:“三岁儿童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孔子且曰:是吾忧也。况吾俦乎?”

  

责任编辑:宋睿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