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白话】
达巷的乡人说:“崇高伟大啊孔子!学问渊博却无法称赞他是哪一方面成名。”孔子听说了这话,对门下的弟子们说:“我应该专执哪一项呢?专执驾车吗?专执射箭吗?我还是专执驾车吧。”
【释词】
达巷党人:达巷,党名。达巷党人,是指达巷这里的乡人、乡亲。郑康成:“五百家为党,此党之人,美孔子博学道艺,不成一名而已。”此人名不可考矣,或以为是项橐。
大哉:崇高伟大。江熙:“言其弥贯六流,不可以一艺取名焉,故曰‘大’也。”蕅益大师:“无所执故能大,故博学而无所成名也。”
博学而无所成名:赞美孔子博学,道艺周遍,同时可惜孔子并不以某一艺而成名。《四书解义》:“大而道德性命之奥,细而礼乐名物之微,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可云‘博’矣。”钱穆:“言其不可以一艺称美之。孔子博学,而融会成体,如八音和为一乐,不得仍以八音之一名之。”《论语稽求篇》:“不成一名者,非一技之可名也。博学即‘大’,大即‘无所成名’。”
门弟子:门人弟子。《论语训》:“称‘孔子’,知已为大夫也。‘门弟子’,门人弟子也,弟子,受学者;门人,在其家执事者,家臣之类。归老教授,故有门弟子。”
吾何执:执,专执。钱穆:“孔子闻党人之称美,自谦我将何执。”
御:驾车。《注疏》:“以为人仆御,是六艺之卑者,孔子欲名六艺之卑,故云‘吾执御矣’,谦之甚矣。”李炳南:“学必须执,固执以求所学,始能成功(此其始也)。其实孔子有道有艺,无不精通,执御是自谦之辞。”《集说》:“此虽闻人誉己,承之以谦,亦可见道无乎而不在也。”
【先贤精义】
《论语注疏》曰:此章论孔子道艺该博也。
朱子曰:射御皆一艺,而御为人仆,所执尤卑。言欲使我何所执以成名乎?然则吾将执御矣。闻人誉己,承之以谦也。
张栻曰:达巷党人,大孔子之博学,而疑其不能以徧成也。夫岂知本末精粗、一以贯之之道哉?
徐英曰:“无所成名”,言其不拘一名,通天人之际,而穷古今之变,庄周所谓“大道”也。
尹氏曰:圣人道全而德备,不可以偏长目之也。达巷党人见孔子之大,意其所学者博,而惜其不以一善得名于世,盖慕圣人而不知者也。
陈祥道曰:颜闵之徒,或以德行称,或以政事称,或以文学称,或以言语称,皆其所以成名也。孔子无所不学,而人莫名其所以学;无所不知,而人莫名其所以知。射与御,皆艺也。射者,古之所尤重也。孔子于射不敢执,而曰“执御”者,谦之至也。
《论语正义》曰:“博学无所成名”,惟圣人能然。若常人虽亦博学,而总有所专主。故执一艺以成名,乃中人为学之正法。射御久为夫子所学,此时闻党人誉己,恐门弟子惑于美誉,专骛为博学,而终无所成能,故就己所学射御二者求之。只当执御,以示为学当施博而守约也。
郑汝谐曰:达巷党人虽称夫子之大,谓其博学无所成名,则不知其大也。凡可以成名者,一艺一能也。体道在我,由圣而神,是果可名耶?
伊藤仁斋曰:道无成体,德无成名。故知道者,虽极天下之博而不敢自有其道,知其无穷也。盖得于中者深,则其形于外者泯然无踪。凡耸人之观听、胜人之口说者,皆有所未至也。达巷党人所称夫子者,惟止于博学无所成名之间,而至于圣人之所以为圣人者,则不知形容,亦宜矣。
刘宗周曰:夫圣人之学,亦何事于博哉?所执弥下,所守弥约而易操。虽成名于御而甘之,又何以博而大为哉?圣人之学,未尝不博,而一以贯之乃所以反约也。圣人既不欲以博自居,又不遽以一贯自道,而姑以执御名,以见反约之有地,欲人思而自得之耳。圣人执御,正是下学上达,非姑自谦。
子曰:君子不器。
《论语补疏》曰:无所成名,即“民无能名”,所谓“焉不学,无常师”“无可无不可”也。孔子以“民无能名”赞尧之则天,故门人援达乡党人之言以明孔子与尧舜同。“大哉孔子”即“大哉尧之为君”,“博学无所成名”即“荡荡乎民无能名”。孔子之学即尧舜之学也。
【附录】
蕅益大师曰:射者目注一的,御则有六辔如组、两骖如舞之妙用焉,则是执无所执也。无所执故能大,故博学而无所成名也。《易传》“时乘六龙以御天”,龙者,变化不测之象也,即此执御用之注脚。
李光地曰:圣人之或默或语,无非教者。如此章答语,非姑以谦辞塞党人之言。盖泛滥而不精于一,诚学者大病。圣人虽不然,然党人既有是言,则直受之而已。六艺莫粗于射御,而御较射又粗,学无精粗,而必由粗者始。人之为学,往往驰心高妙,而有不屑卑近之过,此子游所以薄洒扫应对为末节,而见讥于子夏也。闻人言而思所执,一则虚受反己,二则教弟子守约务近,非苟为谦而已也。
刘宗周曰:盖学以持循此心之天理而已,只萌一泛滥高远之念,天理便陡然而忘。圣人言执御,是从至卑下处著精神,恁地笃实辉光。古人之学于礼乐射御书数,无所不学,非是漫然。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尊老敬老”美德,2月15日,烟...[详情]
中国孔子基金会微信
孔子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