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九游网官方网站入口 >网上学堂 >习经典

习经典-九游网官方网站入口

2018-12-26 15:05:00             比邻为美公号

  

  【原文】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白话】 

  孔子说:“用麻作的冕,是符合礼的;现在戴丝作的冕,节省了人力,我顺从大家。臣拜君先在堂下而后升堂再拜,是符合礼的;现在升堂才拜,很骄慢。虽然有违于众,我还是先在堂下拜。” 

  【释词】

  麻冕:缁布冠也。古制绩麻为冕,其工细,制作极费工夫,不节省人力,故贵。朱子:“以三十升布为之,升八十缕,则其经二千四百缕矣。细密难成,不如用丝之省约。” 

  《正义》:“麻者,枲麻,织其皮以为布,而冕用之,故曰‘麻冕’。《白虎通》:‘此三代宗庙之冠也。冕所以用麻为之者,女工之始,视不忘本也。’盖以木为幹,而用布衣之,上玄下朱,取天地之色。” 

  纯:丝也。 

  俭:节俭、省约。用丝虽不合礼,以其俭易,故孔子从之也。孔安国:“丝易成,故从俭。” 

  拜下:臣先在堂下稽首拜君,然后升堂再拜。阎若璩:“古者,臣与君行礼,再拜稽首于堂下,君辞之,然后升堂,复再拜稽首,故曰‘升成拜’。” 

  泰:骄慢。钱穆:“后渐骄泰,即在堂上拜,不先拜于堂下。”李炳南:“当时为人臣者的骄泰作风,孔子决不同流。” 

  从下:从于堂下拜之礼。《注疏》:“孔子以其骄泰则不孙,故违众而从下拜之礼也。下拜,礼之恭故也。” 

  【先贤精义】 

  程子曰:君子处世,事之无害于义者,从俗可也;害于义,则不可从也。 

  《论语注疏》曰:此章作孔子从恭俭。 

  蔡节曰:麻冕,固礼也,今用丝则俭矣;圣人所以从众者,取其俭也。拜下,亦礼也,今拜上则泰矣;圣人所以违众者,恶其泰也。众人之所为,圣人或从之或违之,亦曰酌夫礼之轻重而已矣。 

  张栻曰:圣人于斯世岂有意于从违哉?皆道之所在焉耳。于其俭,则不嫌于从俗;于其泰,则不避于违众。圣人之意,盖可见矣。 

  钱穆曰:本章见礼俗随世而变,有可从,有不可从。孔子好古敏求,重在求其义,非一意遵古违今。此虽举其一端,然教俭戒骄,其意深微矣。 

  伊藤仁斋曰:此章门人记之,以明圣人处事之权衡也。盖麻冕从众而违礼也,拜下违众而从礼。其一从一违,皆道之所在,而圣人之行,变化无方,不拘一偏如此,学者所宜潜心也。 

  刘宗周曰:礼之大者,在纲常名教;其小者,在制度文为。子曰:三代之礼相因,而所损益可知也。夫损益之礼与时宜之,周衰文胜而靡矣,救文之弊莫若忠,故俭可从也。纲常之礼,万古不易,失则僭,僭则乱,渐不可长,故拜上不可从也。圣人于时俗从违之际,而所以教天下万世者至矣。 

  陈祥道曰:先王制礼之设,为泰不为俭,为泰不为恭。用可以俭,虽礼有所不行;行在乎恭,虽从有所不从。故众俭则从俭,众泰则从礼。从众者,义也;从礼者,理也。义者,礼之权;理者,礼之经。知礼之经,则考之先王而不谬;知礼之权,则推于当世而可行。三代之所以因革损益者,亦不过如此而已矣。 

  刘宗周曰:人心之变侈则必泰,其病受之风俗而世道随之(按:至为发人深思。夫子之论八佾、论三家以雍彻,其意在此乎?)。春秋之时,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其病皆从奢侈中来。故奢则不孙,圣人就礼之变处指点人心,善反之机先从奢处救得,一半却从不孙处横绝末流,此圣人挽回春秋气化大作用也。 

责任编辑:宋睿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