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九游网官方网站入口 >网上学堂 >习经典

习经典-九游网官方网站入口

2019-01-09 10:36:00             比邻为美公号

  

  【原文】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白话】 

  孔子站在河边上,说:“流逝的时光就如同这水啊,它昼夜不停地向前。” 

  【释词】 

  逝者:指流逝的时光,引申也指时光中的一切人、事、物。逝,往也。《注疏》:“言凡时事往者,如此川之流。” 

  不舍昼夜:昼夜不停。《集说》:“不舍昼夜者,言与昼夜相循环而不舍也。”《四书解义》:“彻昼彻夜,流而不已,未尝有一息之停止也。”刘宗周:“天地之化,运而不息,则生生不穷,如人元气运则肢体血脉日日充长。” 

  【先贤精义】 

  《论语注疏》曰:此章记孔子感叹时事既往,不可追复也。 

  伊藤仁斋曰:此言君子之德,日新而不息,犹川流之混混不已也。 

  《论语正义》曰:明君子进德修业,孳孳不已,与水相似也。赵岐《孟子章指》云:“言有本不竭,无本则涸,虚声过实,君子耻诸。是以仲尼在川上曰:‘逝者如斯。’明夫子此语,既赞其不息,且知其有本也。 

  《论语集说》曰:天地之化,往者过,来者续,无一息之停。其易见者莫如川流,故圣人于此指以示人,欲学者知无息之体而不使功力有毫厘之间断也。 

  朱子曰:于此发以示人,欲学者时时省察,而无毫发之间断也。 

  程子曰:此道体也。天运而不已,日往则月来,寒往则暑来,水流而不息,物生而不穷,皆与道为体,运乎昼夜,未尝已也。是以君子法之,自强不息。及其至也,纯亦不已焉。又曰:纯亦不已,乃天德也。有天德,便可语王道,其要只在谨独。 

  《论语稽》曰:穿地而流曰“川”,《家语》子贡曰:“君子见大川焉,必观,何也?”子曰:“夫水者,君子比德焉。”盖即“智者乐水”之意也。 

  《四书解义》曰:此一章书是孔子就川流以指道妙也。天地间大化流行,无时少息,随处可见。然目前可以指示者,莫如川流,未尝有一息之停止也。推而言之,天理流行,触处皆是,天运而不已,物生而不穷,日往则月来,寒往则暑来,大而造化之开阖,小而口鼻之呼吸,无在不有,无时不然,总是一无息之体。论本体则自然不息,论工夫则自强不息,勉强之久,至于自然,而纯亦不已焉。则天德在是,王道亦在是。所谓中和位育,无非此理。圣人察识其本体而扩充之,存诚主敬,无少间断,以造乎其极而已。 

  朱子曰:自此至篇终,皆勉人进学不已之辞。 

  【附录】 

  刘宗周曰:《诗》云:“维天之命,於穆不已。”又曰:“文王之德之纯,纯亦不已。”然则无息者,其道之体乎?道不可见,乘气机而流行,阖辟于其间。此逝者,机也。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万化推迁皆是也。川上之机,其撰更真,令人目击而会心,故夫子叹之。 

  蕅益大师曰:此叹境也,即叹观也。盖天地万物,何一而非逝者。但愚人于此,计断计常。今既谓之逝者,则便非常。又复如斯不舍昼夜,则便非断。非断非常,即缘生正观。引而申之,有逝逝,有逝不逝,有不逝逝,有不逝不逝。非天下之至圣,孰能知之? 

  孙绰曰:川流不舍,年逝不停,时已晏矣,而道犹不兴,所以忧叹也。 

  钱穆曰:或说:本篇多有孔子晚年语,如凤鸟章,美玉章,九夷章,及此章,身不用,道不行,岁月如流,迟暮伤逝,盖伤道也。 

  【相关材料】 

  相传泗水发源处,今之泉林寺,在泗水县东五十里陪尾山下。四源并发寺之左右,大泉十数,泓渟澄彻,互相灌输,会而成溪,是谓泗水。茂树深樾,蔽亏曦景。余曾往游,惟有咏郭景纯诗,林无静树,川无停流,觉神超形越,犹未足以况尔时矣。(《四书释地》) 

  水则源泉混混沄沄,昼夜不竭,既似力者。盈科后行,既似持平者。循微赴下,不遗小间,既似察者。循溪谷不迷,或奏万里而必至,既似知者。障防山而能清净,既似知命者。不清而入,洁清而出,既似善化者。赴下千仞之壑,入而不疑,既似勇者。物皆困于火,而水独胜之,既似武者。咸得之生,失之而死,既似有德者。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此之谓也。(《春秋繁露·山川颂篇》)  

责任编辑:宋睿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