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白话】
闵子骞侍奉在孔子身边,一派中正的样子;子路,一派刚强的样子;冉有、子贡,一派和悦的样子。孔子很高兴。但又说:“像仲由这样,怕是不能够善终啊。”
【释词】
侍侧:卑者在尊者之侧曰侍。《义疏》:“此明子骞侍于孔子座侧也。”
訚訚如:中正的样子。
行行如:刚强的样子。郑康成:“行行,刚强之貌。”
侃侃如:和乐的样子。
子乐:乐得英才而教育之,乐其各尽其自然之性。按:或说“乐”当写作“曰”;或说“乐”字下本有“曰”字,皇侃《论语义疏》本“乐”下即有“曰”字。
不得其死然:不能够善终。“然”含有不定的语意。按:孔子担心子路刚强又好勇,乱世中易于招祸;后来子路在卫孔悝之难中不幸遇害。孔安国:“不得其死,不得以寿终。”袁氏:“道直时邪,自然速祸也。”
【先贤精义】
唐文治曰:三者记四贤之气象。
《论语义疏》曰:孔子见四子之各极其性,无所隐情,故我亦欢乐也。孔子见子路独刚强,故发此言也。
《论语集说》曰:四子,天下之英才也。夫子所乐者,乐得英才而教育之也。
《四书诠义》曰:只就气象上看,皆是英才,已自可乐。盖訚訚、行行、侃侃,自与俗情世态天地悬隔。次节因其过刚而戒之,欲其有以变化气质也。
张栻曰:一于笃敬,故訚訚;进于和乐,故侃侃;直而果,故行行。有诸中,形于外,莫掩也,故夫子乐其实焉。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谓如由之气象,盖有不得其死之理,此为疑之之辞,而因以警之也。
应劭曰:子路得免盗与乱,闻道于仲尼也。
尹氏曰:子路刚强,有不得其死之理,故因以戒之。其后子路卒死于卫孔悝之难。
陈祥道曰:老子曰:“柔弱者生之徒,刚强者死之徒。”周庙之铭曰:“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
徐英曰:子乐者,见诸人之英贤,各尽其性。孟子所谓:“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
刘宗周曰:凡钟阳明之气必为君子,钟阴暗之气必为小人。但阳明中有藴藉发露之不同,则中行狂狷之别也。闵子之訚訚,刚而中;冉有、子贡之侃侃,爽而直;子路之行行,强而厉。皆载道之器也,故夫子乐之。“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太刚则折,取祸之道也;“不得其死”非谓死之可惜也,死而不得则死也惑矣,岂所谓闻道而死者乎?夫子所以裁子路者,意亦至矣。
《四书解义》曰:此不过据理而论,欲子路之损过以就中也,而不意子路之终不能也,可惜矣夫。
伊藤仁斋曰:夫子之于门弟子,道并行而不相悖,各因其材而成之,于是可见矣。但如子路之行行,非圣门中和之气象,故因以戒之。夫子尝有“才难”之叹,盖朝廷之治、学问之传,必得藉英才以振起颓纲,寻其堕绪。而四子之贤,皆任道之器。
《论语正义》曰:凡人赋性,刚柔不齐,惟各尽其性,斯有所成立,可同归于善也。
【附录】
《论语正义》曰:闵子少子路六岁,而先闵子者,以德序,是也。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尊老敬老”美德,2月15日,烟...[详情]
中国孔子基金会微信
孔子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