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九游网官方网站入口 >网上学堂 >习经典

习经典-九游网官方网站入口

2019-05-16 08:46:00             比邻为美公众号

  【原文】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白话】 

  子张请问善人的行为。孔子说:“善人能不踩着前贤往圣的脚印走,但也难以进入到圣贤室内。” 

  【释词】 

  善人:乐于做善事之人,有善行,有善心。朱子:“质美而未学者也。” 

  不践迹:善人行善不待学而能,所以不用踩着前人之路就能行善。践,循也,今日可看做“踩、踏”。迹,前贤往圣的足迹,义为圣贤经典、礼乐教化。钱穆:“善人质美,行事一本天性,故能不践迹,犹谓不照前人脚印走路,即不依成法。” 

  亦不入于室:善人虽然有美善之质,如果不依圣贤的教诲来学习践行,也难以成为圣贤。室,指内室,义为圣贤之道的奥妙。 

  【先贤精义】 

  《四书解义》曰:此一章书是孔子论生质之美,而进之以学也。 

  程子曰:践迹,如言循途守辙。善人虽不必践旧迹而自不为恶,然亦不能入圣人之室也。 

  张子曰:善人,欲仁而未志于学者也。欲仁,故虽不践成法,亦不蹈于恶,有诸己也;由不学,故无自而入圣人之室也。 

  钱穆曰:此言其未经学问,虽亦能善,而不到深奥处。见美质有限,必学问始无穷。 

  孔广森曰:孔子告以善人所行之道,当效前言往行,以成其德。譬诸入室,必践陈除堂户之迹,而后循循然至也。 

  《论语正义》曰:践迹者,谓学礼乐之事也。善人质美未学,我必进于礼乐,乃可入室。 

  孙奇逢曰:凡《诗》《书》所载皆迹也,而精意即在其中,故必藉其途乃可以入室。善人不学,虽有所长,即以成其短。 

  《东塾读书记》曰:陈厚甫先生云:此言善人之道,当践迹,乃能入圣人之室;如不践迹,亦不能入室:言质美未可恃也。 

  徐英曰:践迹,然后能入室,犹学而后可以致广大而尽精微。 

  刘宗周曰:道之在人,始于为善人,终于为圣人。善人之道,亦仅能决得善恶之大关,而于至善之道,概乎未之有闻也。善之至,便是尽性至命,达于圣人,乃为究竟地。无他,亦学焉而已。 

  《论语》曰: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忠信、善、质美,还有待于学也。) 

  云门隐者按:忠厚自可传家远,诗书方能继世长。亦是如此。忠厚,质之美;然有赖学圣贤之道方可传世久远。人如此,家庭如此,国家民族亦如此。 

  【附录】 

  《论语正义》曰:据志(《汉书·刑法志》)此言,以善人指诸侯言,上篇言圣人善人吾不得而见之,彼言善人,义亦同也。王者以德教化民,制礼作乐,功致太平,若善人为邦百年,仍不能兴礼乐之事,故仅可“胜残去杀”,若仁道犹未能成,所谓不入于室也。 

  郑汝谐曰:子张好为苟难,而失之过,故以践迹告之。迹者,循是以进也。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然后行。若曰三百三千皆迹也,欲舍是而径造其奥,皆狂者之所为也。 

责任编辑:宋睿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