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九游网官方网站入口 >网上学堂 >习经典

习经典-九游网官方网站入口

2019-07-15 10:51:00             比邻为美公号

  【原文】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白话】 

  子张向孔子请教为政之道。孔子说:“处在职位上不要倦怠,推行政事要以忠信为心。” 

  【释词】 

  问政:问为政之道。 

  居之无倦:居,指存心、居心或者居于职位之上。钱穆则认为二者不悖:“居位不倦,其居心不倦可知。”朱子:“无倦,则始终如一。”按:孔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 

  行之以忠:行之,一谓行之于民,一谓行事。钱穆认为:“为政者所行事,亦必行之于民可知。”忠,忠信。朱子:“以忠,则表里如一。” 

  【先贤精义】 

  《北堂书钞》引郑注曰:身居正位,不可懈卷(倦)。 

  王肃曰:为政之道:居之于身,无得解(懈倦);行之于民,必以忠信。 

  李炳南曰:居家居官,都要办事。办事就是行。无论办任何事,自始至终,都要把心放在当中,不能偏私(懈怠)。这就是忠。 

  唐文治曰:“无倦”者,心之贞也,恒固之精神也;“以忠”,行之实也,有实心而后行实政也。 

  郑汝谐曰:“居之无倦”,在我者诚;“行之以忠”,临民者信。 

  陈祥道曰:居之无倦,则于己无逸;行之以忠,则于人不欺。盖倦,则不能敏而徙义;不忠,则不能崇德而有行。无倦,然后能使民无倦;忠,然后能使民作忠。 

  刘宗周曰:居之无倦,有纯心也;行之以忠,有实政也。夫政未有不本于所居者,故先黜倦心,以为万事万化之本,而行特举而措之,政在是矣。 

  戴溪曰:晋荀息曰:臣竭其股肱之力,加之以忠正,不济则以死继之。苟知此理,人人皆可以为忠。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苟知此理,人人皆可以为政。《大学》曰:“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人患不能自尽其心尔,何事不可为。子张之失,正在此。盖务外饰者,必有骄惰之情,久而必厌。 

  《大戴礼记》曰:故不先以身,虽行必邻也;不以道御之,虽服必强矣。故非忠信,则无可以取亲于百姓矣。外内不相应,则无可取信者矣。 

  蕅益大师曰:不曰“行无倦,居以忠”,便见合外内之道。 

  《四书解义》曰:此一章书是言为政本于诚也。为政之道,非可以苟且取效,而亦非可以虚伪成功,必所存所发,各尽其诚,而后治可成。政本于心,总不外乎一诚而已,惟诚则始终无改,内外相符,而政宁有不善者乎?先儒谓:“有纯王之心,而后有纯王之政”,此即“无倦、以忠”之说也。 

  【附录】 

  李炳南曰:“居”字,古注有居家、居官、居心三种讲法,都讲得通。家有家政,居家以孝友治家,不能懈倦。居在官位,所得的俸禄,都是由人民纳税而来,更不可懈倦。就居心而言,无论治家治国,心都要公正而无倦。 

责任编辑:宋睿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