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己亥上元佳节前夕,恰逢唐山孔子学堂的每周一读书会,在唐山市文旅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孔子学堂志愿者们,身着各色汉服,登上了丹凤朝阳广场中央舞台,以歌舞朗诵、民乐表演、齐读《大学》,多种形式欢庆元宵佳节,展现了唐山孔子学堂志愿者们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传承,为“祝福满唐 红映南湖”2019唐山南湖春节灯会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原唐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河北省诗词协会副会长、唐山诗词学会会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学堂唐山孔子学堂推广指导委员会主任袁风遥主任,唐山孔子学堂推广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唐山孔子学堂主要发起人之一的王炳翔老师,唐山孔子学堂老师和志愿者们出席活动。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全国主持人原创主持词十佳达人臧龙为此次晚会全程主持。
看我华夏礼仪之邦,仁义满怀爱无疆,看我泱泱礼仪大国,君子有为德远播,节目在唐山孔子学堂志愿者韩文君老师表演的《礼仪之邦》下拉开了帷幕。子曰礼尚往来,举案齐眉至鬓白,吾老人幼皆亲爱,这就是我们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已经根植于每名中国人的心中。
一袭深衣,一只竹笛,一曲《小城谣》,曲调婉转缠绵,吹来了阳春三月的春风,吹来了飘落的花瓣,吹来了久违的花香以及孩童在草地上嬉笑玩耍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火红的背景在五彩灯光的印衬下不断变换着颜色,身着一袭白色飘逸纱衣的女子在《采薇》的音乐伴奏下翩翩起舞,婀娜多姿,她们是来自冀东油田的志愿者们,让我们领略了《诗经》之美。
华韵礼乐文化公司的史亚超老师用二胡表演了一曲《呔韵乡情》,时而高亢、清脆,时而悠扬柔美,将浑厚、纯净、明亮的乡情表现的玲离尽致,呔韵之美回味无穷。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唐山孔子学堂王炳祥老师,与志愿者韩文君、侯志毅、陈小影四人为大家诗朗诵《我为汉服的低吟浅唱》,讲诉了我们对汉服饰的深情!华夏,万邦推崇;汉服,世代传承!
来自唐山师范学院的张悦身着宽袍大袖的汉服,伴随着《重回汉唐》音乐,英姿飒爽、柔中带刚的尽情展示着古典舞的魅力。
节目的最后全体人员走上舞台齐声高歌“我愿重回汉唐,再奏角徵宫商。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晚会在高亢激昂的歌声中落下了帷幕。
舞台表演之后,全体志愿者整理衣冠,排好队伍,矗立在丹凤朝阳五彩铜雕下,齐声诵读儒家经典《大学》,有孩子们稚嫩的声音,有柔美细腻的淑女声音,还有粗犷浑厚君子的声音,来往游客寻声围拢,竟有随声一起朗读者,唐山传统文化热潮在这个喜庆的春节又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一年之际在于春,选择在春节期间组织此次传统文化展示活动,正是唐山孔子学堂走进群众,走进社会的具体体现,唐山孔子学堂将在2019年开展更丰富、更精彩的传统文化活动,积极吸纳各行业的专家学者、传统文化爱好者们共同参与,搭建传承传统文化、面向未来,亲近百姓,感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向祖国70周年华诞献礼,“写好字、读好书、做好人”,为努力办成以弘扬、传承孔子优秀教育思想为要义的公益性社会教育基地而不懈努力。
袁风遥主任为唐山孔子学堂南湖灯会活动赋诗二首
其一
灯海琼宫不夜天,汉服含笑走欢年。
撷来六艺惊凝目,汤满儒风送雅鲜。
喜煞龙山摇幻影,醉得湖水鼓微澜。
大台初上知高阔,不舍情怀步圣贤。
其二
灯火笙歌小做声,大学高亢起恢弘。
游人驻步心随和,旅旅皆怀夫子情。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尊老敬老”美德,2月15日,烟...[详情]
中国孔子基金会微信
孔子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