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儒家文化系列展之二:景泰蓝掐丝珐琅展”,日前在青岛传汉堂文化艺术中心举行。本次展览是为传承以孔子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彰显文化自信,青岛市孔子文化交流协会特别选取集历史、文化、艺术与独特的传统工艺于一身、古朴典雅、精美华贵、曾被国人视为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而备受推崇并引以为豪的国宝“京”粹——景泰蓝作为“孔子儒家文化系列展之二”的展品,以使人民切实感受工艺美术的魅力。
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品,制造历史可追溯至元代,明代景泰年间(1450-1456)最为盛行,又因当时多用蓝色,故名景泰蓝。本次展览的大件器物不失青铜器的气概与魄力,小件器物则有瓷器的造型,清秀可爱却又更加坚固。它们以变化多姿的造型、精湛严谨的工艺、富丽辉煌的色彩以及鲜明的民族特色,展现了景泰蓝这一继夏商周青铜器之后的又一金属工艺上的奇迹。
本次展览慕名而来的宾客络绎不绝,惊叹景泰蓝精湛的制作工艺,他们从景泰蓝身上,看到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的影子,看到中华文化包容互生的胸怀,也看到大国工匠的非凡匠心!
青岛市孔子文化交流协会孔子学堂供稿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尊老敬老”美德,2月15日,烟...[详情]
中国孔子基金会微信
孔子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