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19日,浙江省嘉兴市山东商会孔子学堂组织企业家赴金华磐安考察祭孔。在张庆允会长的带领下,执行会长秘书长袁汝伟,常务副会长张彬、吴庆国、王效春,部分副会长、理事、优秀会员和家属及商会文化顾问董爱昕,孔子学堂优秀志愿者讲师袁斐等一行五十人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
孔子学堂优秀志愿者讲师袁斐老师授课
出发路上,孔子学堂优秀志愿者讲师袁斐给大家上了“儒企结合”的生动一课。《诗经》有载“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袁老师从他的名字“斐”开始为大家讲君子德行。活动中,袁老师说到,创业应不忘初心,赚钱和做慈善到了一定的境界,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资助学校是一项非常好的体现社会责任感的做法,也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君子境界的体现。袁老师还给大家分享了”三省九思,俯仰问心无愧;七善五德,进退张驰有度。”的袁氏家训。
浙江省嘉兴市山东商会孔子学堂文化顾问董爱昕老师授课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面对企业经营中不断出现的各种纷杂的人际关系纠纷,商会文化顾问、中国孔子基金会文化大使董爱昕老师结合《论语季氏》篇中的圣人之言告诫大家,幸福都是奋头出来的,平时要多反省、少动怒,在血气方刚的年龄,尽量克制情绪,避免与人争斗。随后,大家一起朗读了董爱昕老师创作的诗歌《咱是山东人》和商会宗旨。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读着圣贤书,想着圣贤话,大家来到榉溪孔氏家庙,正心诚意整理衣冠,在孔子像前三鞠躬行礼,感思圣人经典让家乡儿女茁壮成长,在江南润土上生根发芽。
据悉,榉溪孔氏家庙与其它建筑追求的“坐北朝南”不同,坐南朝北,意为“面朝着山东祖先”。榉溪孔氏始祖孔端躬原籍山东曲阜阙里,系孔子四十八代孙。宋建炎间,端躬及世袭衍圣公端友遭金乱扈驾南渡,后端友寓居衢州,端躬安家于婺之榉川。据《榉川孔氏家谱》载:“惟婺祖端躬公,官居大理事评事,乃由台抵婺至永之榉川,见其山高水长,泉香土沃,弃华衮之荣而优游自乐,屋于钟山之下而居焉,此南北之所由分而三派之所自始也。”
家庙附近尚有保存完好的孔若均、孔端躬墓,墓旁有当时从山东孔林带来种植成功的一株桧木。如今已是树高37米,胸围5.6米,冠幅21米,系孔子第48代嫡裔孔端躬从宋高宗南渡,从曲阜孔林携桧苗一株,入浙行至榉溪, 桧苗萌根发芽,遂定居于此,称为”太公树“。是浙江省“十大古树”之一。整个孔氏家庙与榉溪村落及周围的山川环境融为一体,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浙江省嘉兴市山东商会常务副会长吴庆国讲话
返程途中,常务副会长吴庆国亦给大家分享了企业管理经验,即让员工要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浙江省嘉兴市山东商会会长张庆允讲话
张庆允会长献歌一曲,感谢两位老师带来的课程分享,“学而时习之”,让大家在出行的时候还能收获满满的精神食粮,感谢并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商会组织的活动。(嘉兴市山东商会/竹弘禄 供稿)
下附《咱是山东人》诗歌全文:
岁月告诉我,树高千丈有深根。儿行千里,忘不了故乡的月亮、生我的娘亲。咱是山东人,故乡告诉我,一山一水一圣人。一座泰山,为五岳之尊, 一条黄河,为大地母亲,一位孔子,为天地立心。山高水长, 从古至今,咱是山东人。母亲告诉我,女人守住家,勤劳是根本,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四邻八舍皆和睦,吃亏是福好精神,咱是山东人。父亲告诉我,男儿闯天下,忠孝是根本,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四海之内皆兄弟 一诺胜千金。咱是山东人,咱是山东人,一山一水一圣人,一座泰山,为五岳之尊, 一条黄河,为大地母亲,一位孔子,为天地立心。山高水长,从古至今,咱是山东人。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尊老敬老”美德,2月15日,烟...[详情]
中国孔子基金会微信
孔子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