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九游网官方网站入口 >学堂资源 >名家图片报道集

名家图片报道集-九游网官方网站入口

2016-06-06 23:00:00       徐瀚云       中国孔子网

孔子学堂公开课现场

中国孔子网讯(记者 徐瀚云)66日,国学大师曾仕强先生走入孔子学堂公开课的讲台,以“中国好家风”为题,在济南市图书馆为观众带来一场风趣精彩的国学盛宴。

 

曾仕强教授讲课现场

历史和阅历让这位八旬老人学贯中西,融通古今。曽教授怀着强烈的家国情怀和修齐治平的使命在海峡两岸传播传统文化。在改革开放之初便预言: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三十年后的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成为历史的潮流,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充分印证了中华道统的博大精深和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同时也证明了“中国式管理”这一基于和汲取中国历史和民族精髓的思想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极具历史眼光和深远意义。

习总书记说:“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曾教授今天所讲的家风课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曾教授以一己之力和不竭的热情肩负着践行中国知识份子宝贵精神与担当,不辞劳苦地传道授业,为我们带来了真正中国思想的“好声音”。  

曾先生虽然已至耄耋之年,但经历充沛,谈吐风趣幽默,引经据典,让人禁不住感慨老先生丰厚的学识和深厚的国学修养。说起中国好家风,说起孝,曾先生直言不讳地说:“我爸爸在的时候,我没有观点,他的观点就是我的观点。”他认为,传统文化的缺失和国内家庭结构的变化,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和行为方式等造成了现代人“孝”的缺失。 

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理事长牛廷涛接受曾仕强先生赠送课程 

曾先生不但在《易经》研究上有颇深的造诣,对《论语》的解读也时时有精彩的思想之花出现,令人眼前耳目一新。他认为《论语》在传承之中,由于抄写、解读的问题,导致对《论语》的误读非常严重。例如,国人熟知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实际上就是一句误读,实际上这个“女”应当为“汝”,也就是“你”的意思,因为孔子弟子众多,许多弟子和孔子之间年龄差距很大,就像是把大学生和小学生一起教学,遇到不上进的学生,所以就生气说了这么一句话。

嘉宾和观众在认真听课

在和现场观众的交流中,一位观众问出了很多想让孩子学习传统文化的家长们所关心的问题:“孩子们现在应当背经书吗?如果背应当背什么?”

曾仕强先生这样回答:“我曾经见过三岁的小朋友背书,一字不漏的背下来,小孩子记忆力好,但是理解能力差,所以家长不要担心,尽管让孩子去背,不需要让小孩子理解,将来他们会受用终生;人长大了,我就不主张背书了,要去理解。背《论语》、《道德经》、《易经》这些传统文化经典不会有错。”

曾仕强先生诙谐幽默的演讲,赢得了在场听众的阵阵掌声。

为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曾仕强先生将自己多年来录制的讲学视频无偿赠送给孔子学堂,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理事长牛廷涛代表孔子学堂接受了这份宝贵的礼物。

本次孔子学堂公开课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学堂推进委员会主办,中共济南市槐荫区区委宣传部、济南市图书馆承办,山东孔子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协办。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理事长邢成湖、刘廷善,槐荫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周敬等出席了本次活动。

责任编辑:刘兴胜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