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不孤必有邻,有仁德的人必定有人跟他亲近。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这句话深深影响着每个人、每个家庭。在我国传统教育理念和传统教育方法的认识中,孔子学堂始终与传统教育的教育思想紧紧相联,它不仅是社区工作的一个日常组成部分,也是社区宣传教育的一个工作历程,更是社区工作者和辖区居民提升自我、学习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辽滨街道向阳社区孔子学堂成立于2017年,至今已有6个年头。在辽滨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向阳社区一直秉承着以“和文化”为核心,践行“以邻为善、与邻为伴”两邻理念,将向阳社区“三相睦邻、三和暖邻”的社区民生品牌与孔子学堂相结合,以孔子学堂为载体,以社区民生品牌为支撑,通过不断的创新发展,将向阳社区孔子学堂打造成为向阳社区特有的传统文化宣传阵地。同时向阳社区孔子学堂坚持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实现了以党员为主体让党建引领、精细服务无“微”不至,为持续开展孔子学堂传统文化宣传注入“红色动力”。
一、做好孔子学堂宣传阵地工作,陪同孩子共同成长
为加强向阳社区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提升孔子学堂传统文化宣传阵地作用,向阳社区特邀请新民市政协副主席赵潇、全国最美家庭获得者贺亮来为向阳社区的家长和孩子们主讲好家风宣传讲座和传统文化讲座。
家风家教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承载,是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宝贵资源,同时也是孔子学堂文化宣传重要方向之一。为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中华优秀家风家训,传递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向阳社区邀请红色讲师团开展“弘扬优良家风 促进社会和谐”文化讲座。用朴实的语言、结合自己家庭的生动事例及自己的切身体会,就怎样与家人沟通等方面指导众多家长朋友们在家庭中使用正确有效方法引导培养好习惯,传承好家风家训。
红色讲师团讲师贺亮开展“弘扬优良家风 促进社会和谐”文化讲座
向阳社区孔子学堂不仅注重家长朋友传统文化的培养,对青少年也格外的在意。新民市政协副主席赵潇向孩子们介绍了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内涵,利用小故事和情景剧等方法教导孩子们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谦卑做人、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等美好品德,并且告诫孩子们要努力追求善良,做到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增强孩子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理解,在孩子心中播下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种子。
新民市政协副主席赵潇开展孔子学堂传统文化 代代传承文化讲座
向阳社区组织青少年观看《逃出大英博物馆》保护传统文化短片活动
向阳社区联合新民市第四小学开展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教师节插花活动
向阳社区开展母亲节献花活动
这些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兴趣,不仅促进了社区邻里间的互动与交流,而且让家长和孩子们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提升了传统文化的感知力和感染力,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帮助孩子们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荣辱观,让孩子们认识到了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重要意义。
家长是孩子的老师,孩子是家长的结晶,只有家长在家中做好榜样,孝亲敬老,道德规范,才能更好的推进社区内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才能将向阳社区孔子学堂传统文化宣传阵地作用真正体现。
二、推陈出新活动模式,渲染社区传统文化良好氛围
为更好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向阳社区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特色活动,依托孔子学堂宣传阵地,把活动办到群众身边,永葆孔子学堂的生机和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因此,对传统文化继于古、承于今、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向阳社区定期邀请优秀国学讲师、书法家,充分依托和利用社区文化资源,开展传统文化宣传活动。依托于孔子学堂的教育平台,开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书画培训,通过构建社区、学校、家庭良好教育生态,真正实现校社资源共享,用“文化亲邻”的实际行动,打造高品质两邻社区。
新民市职工书法协会主席薛国辉于向阳社区开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书画培训
通过精心组织开展国学培训、国学讲座、书画赏析、书法教学、绘画课堂、诵读中华经典书籍等一系列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大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推广宣传。着力将生动鲜活、寓教于乐的儒家阅读活动办到老百姓的家门口,让群众切身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书香墨香浸润每一处角落。
向阳社区孔子学堂也在传统节日期间开展大型传统文化文艺演出活动,通过传统活动比赛,例如包粽子、做花灯、画扇面等活动形式增强居民的传统文化认同感,同时通过此类传统活动,丰富节日精神文化生活,培养树立认识传统,尊重传统,弘扬传统思想观念,增强居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也增加了居民与居民、居民与社区的幸福感,活跃了的节日气氛,营造了良好的社区“两邻”文化氛围。向阳社区书记何晓丹组
织辖区内青少年开展传统文化书刊阅读活动
向阳社区开展“邻里闹元宵,欢乐满向阳”元宵佳节文艺活动
向阳社区开展“粽香浓情迎端午 和谐邻里在向阳”端午节包粽子比赛
三、党员志愿者以身作则,开展区域内孝亲敬老新风尚
为渲染社区辖区内孝亲敬老的良好氛围,向阳社区的党员们以身作则,首当其冲,积极参与到社区的各项敬老爱老的活动中来。
向阳社区辽河大街100号的党员中心户贺亮一家,积极带领楼院内群众参与到社区养老爱老的工作中来。辽河大街100号以老龄人居多,“全国最美家庭”称号获得者、党员中心户贺亮便主动担负起楼长职责,多年坚持主动清扫楼院和楼道卫生,帮助解决老年居民漏水、锁坏、灯不亮等事情,邻里们在他的带动下,都陆续加入到爱老敬老的“志愿者”队伍中来。
贺亮夫妇以良好家风支撑起好的社区风气,进一步推动社区家庭文明建设工作发展,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让“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幸福场景不断上演。
“全国最美家庭”获得者贺亮及其爱人于中秋节为楼院内老年人制作中秋月饼
“全国最美家庭”获得者贺亮为楼院内老年人维修水管
向阳社区自管党员唐晓龙是一家理发店的店主,他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年人常去的那些传统理发店越来越少。华丽的理发店让很多老年人望而却步。他决定为辖区低保户、低保边缘户等特殊群体免费理发。用实际行动大力发扬了敬老爱老的良好品德。
唐晓龙一直践行为老年人免费理发的承诺。几年过去了,唐晓龙将自己的的服务对象不断扩大。他经常组织唐朝美发团队到敬老院义务服务,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关老、敬老、爱老的团队中来。
优秀志愿者和学雷锋先进个人唐晓龙及其团队为楼院内老年人义务理发
为了提升老年人对健康养身知识的了解,同时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今年3月份,向阳社区特别邀请了辽宁中医药附属第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副教授汪天青来到社区,开展“谷雨时节‘药’膳于养生”知识讲座。
讲座中,汪天青以养生保健为核心内容,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从何为养生、养生策略、养生方法、注意事项四个方面内容为居民提供合理建议,帮助居民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保健养生。结合春季特点,汪老师建议居民平时以“清补、平补”为主,选择滋阴润燥的食类,以“收”为原则,适当运动锻炼。
此次活动,让辖区老年人了解了更多的养生知识,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汪天青副教授为楼院内老年人讲解科学养生的重要知识
辽滨街道向阳社区高度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建设,孔子学堂的推广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目标,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构建开放式、社会化、亲民化的社区大课堂,打造“儒学社区、君子之居”。
下一步,社区将以“孔子学堂”的再扩大、再发展为契机,以社区特色文化为基础、以传统文化建设为中心、以民生品牌为重点,继续加大传统文化的推广教育,提升社区文化软实力,全力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基地”,辐射周边,真正做到让传统文化深入人心,让“孔子学堂”无人不晓、无人不进、无处不在,无时不学。
中国孔子基金会微信
孔子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