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九游网官方网站入口 >学堂活动 >学堂活动

学堂活动-九游网官方网站入口

2024-01-31 14:41:00             中国孔子网

  千里通波,大美运河。为迎接春节的到来,感受浓厚的传统节日气氛,1月29日,沧州市运河区图书馆与沧州孔子学堂在沧州古运河畔南川老街的朗吟楼举办了“运河之花葳蕤生香,传统文化喜迎春节”——非遗绒花手工制作活动,旨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阅读相结合,为读者提供丰富多彩的阅读体验。

  绒花即“荣华”,有吉祥祝福之意。据《中华古今注》记载,秦始皇“令三妃九嫔,当属戴芙蓉冠子,以碧罗为之,插五色通草朵子”这里的五色通草朵子就是指最初的绒花。相传绒花一开始是唐代的贡品,作为宫廷装饰和礼仪用品而流行起来。明清时期流入民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绒花的制作工序分为9道工序,分别为炼丝、染色、晾晒、勾条、烫绒、打尖、传花、粘花、包装。活动开始,通过沧州孔子学堂主任林如月对绒花经典文化的介绍分享,大家了解了绒花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活动现场展示了各种精美的绒花作品,大家近距离欣赏绒花的美丽,对传统非遗的精湛制作工艺赞不绝口。最后,大家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制作了自己的绒花作品。看着一根根丝线在自己手中变成精美的绒花,大家纷纷感言:“非遗确实需要传承,这真的是宝贵的艺术品”。活动结束后,大家身穿汉服,簪上自己制作的绒花,拍摄美丽的照片,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此次活动,让读者们体验了非遗技艺魅力。今后,运河区图书馆和沧州孔子学堂将继续开展非遗体验、讲座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认同传统文化的价值,喜欢上非遗技艺。一朵绒花,一生荣华,制作一朵绒花,体验传统文化传承,底蕴深厚,流传千年。如同大运河文脉,花开不败,馥郁长承。

责任编辑:翟凌宇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