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深刻体会我国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深入了解丰富多彩的节气文化,营造欢乐祥和、健康向上的节日氛围,12月21日,浙江龙港孔子学堂举办“知传统·庆冬至”主题活动。在龙港孔子学堂,这一传统节日被赋予了新的生命,通过说冬至来历、知冬至习俗、诵冬至诗词、做汤圆及吃汤圆等一系列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深入了解并体验了这一传统佳节的魅力,更在“大手牵小手”的温馨氛围中,共同感受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说冬至来历,追溯历史源头
活动伊始,龙港孔子学堂的老师以生动的讲解,带领学生追溯冬至的起源。从古代的天文观测到历法制定,冬至作为一年中阴阳转换的关键时刻,被赋予了“阴极之至,阳气始生”的特殊意义。通过讲述冬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学生不仅增长了知识,更对这一传统节日有了更深的情感共鸣。
知冬至习俗,传承民间文化
冬至的习俗各式各样,从北方的吃饺子到南方的吃汤圆,都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人的思念。龙港孔子学堂通过展示各地冬至的传统习俗,如祭祖、赏雪、画九等,让学生领略到中华大地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同时,还通过互动问答,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冬至习俗,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诵冬至诗词,品味文化韵味
冬至时节,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如杜甫的《小至》、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等,这些诗词不仅描绘了冬至的自然景象,更表达了诗人对家国情怀的深情厚谊。龙港孔子学堂通过组织学生朗诵冬至诗词,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更让他们在吟诵中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韵味。
做汤圆,吃汤圆,体验民间习俗
冬至吃汤圆,寓意着团圆和美满。在龙港孔子学堂,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亲手制作汤圆,从揉面、包馅到搓圆,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乐趣和成就感。当一颗颗圆润的汤圆在沸水中翻滚,最终变成香甜可口的美食时,孩子们不仅享受到了劳动的果实,更在品尝中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学堂的温馨和家庭的温暖。
大手牵小手,共筑文化桥梁
龙港孔子学堂的冬至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情感的交流。在活动中,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参与,大手牵小手,一起制作汤圆,一起朗诵诗词,一起分享节日的喜悦。这种温馨的氛围,不仅加深了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系,更让学员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浙江龙港孔子学堂通过深挖传统节日内涵,以冬至为契机,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文化,在参与中传承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中国孔子基金会微信
孔子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