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浙江省嘉兴市山东商会“流动的孔子学堂” 来到海盐,由学堂公益讲师、海盐名人研究会副主席孙晓梅带领参观绮园,在海盐张元济图书馆参加学堂公益讲师、金庸研究学者袁斐的讲座——《金庸与宋韵文化》,并拜访著名学者金纲先生。执行会长吴庆国,孔子学堂负责人竹弘禄带领部分商会成员及学堂师友一行近2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绮园位于海盐县武原镇海滨东路,原系晚清酱园商人冯缵斋的私家花园,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为江南典型的私家园林。绮园虽然在规模上不算大,还在其造园水准非常高超,被著名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称为“此园浙中数第一”。绮园也是“全国十大名园”之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孙晓梅老师简要向大家介绍了绮园和冯家的历史,从陈从周教授题写的“仰不愧于天,俯无怍于人,一乐也;父母兄弟俱在,二乐也;聚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此三乐也”的“三乐堂”开始,到国学大师启功、南社耆老高燮、中央美术学院朱乃正等人留下的题额,再到绮园中的各个景点,如潭影轩、美人照镜、四剑桥、罨画桥、滴翠亭以及园中数百年的古树、古藤等等作了讲解。通过本次参观,大家对绮园的人文和植物都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同时也对绮园精巧的造园水平和幽静、优美的环境,表示由衷赞叹。
第二站,大家在海盐县张元济图书馆的三楼报告厅,听取知名“金学研究者”、孔子学堂公益讲师、全球金庸迷群英会名誉会长,嘉兴市图书馆首届理事会理事、嘉兴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队长袁斐关于金庸和宋韵文化的讲座。
讲座从“禾城文化复兴运动的目标定位”切入,通过“宋韵禾风之风云篇”带领大家走进金庸小说,了解金庸其人,感受金庸笔下侠之大者的浩然正气,体味千年宋韵照进当下绵延未来的无穷魅力。袁斐老师主要从“传世:宋韵的时运”“爱国:宋韵的底蕴”“风雅:宋韵的神韵”三个方面与听众分享了“金庸与宋韵文化”。让现场观众对金庸作品、对风雅“宋韵”有了更深的了解。
澉浦镇六里村于2017年9月被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命名为“浙江省级传统村落”,是朱家门南北湖畔的一个传统村落。
第三站,大家来到朱家门,拜访隐居于“甪东山房”的金纲先生。他是中国思想史独立学者、嘉兴孔子学堂学术顾问,2014年5月移居海盐县澉浦镇六里村朱家门,潜心创作《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载入史册的驴车》《和平的壮举》等著作。
金纲先生大约在20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关注宋代历史,到2000年后,有意疏理其理解的宋代。大家围炉品茶,谈笑风生,期间,除了宋韵文化,金纲先生还为大家讲解了百余年间一大批饱学之士刻苦钻研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研究、总结、保存传统典籍起到了非常积极作用的“乾嘉学派”的始末特点。
宋韵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气派和浙江辨识度的重要文化标识,发掘和传承宋韵文化,为嘉兴着力推进全域文化繁荣、全民精神富有,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提供着强大助力。
本次“流动的孔子学堂”活动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孔子“讷言敏行”“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激发了很多志趣相投的商会会员、家属和学堂师友行路读书的兴趣。嘉兴市山东商会主动承担了孔子学堂的普及推广工作, 不断通过德行礼仪、道德讲堂、家风建设等系列课程,担负起了守护、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职责,开发社区群众、机关企业、学校学生喜爱的课程、活动,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引导广大嘉兴市民参与到共同承担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队伍中来,通过优秀的儒家教育思想为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为推进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助力加油。
为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老年人涵养品性、陶冶情操的精神文...[详情]
中国孔子基金会微信
孔子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