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清简介:
刘晓清,女,汉族,山东省诸城市人,中国孔子基金会文化大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潍坊市政协委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妇女创作委员会委员、潍坊市书法家协会理事。曾被中央文明办评选为“中国好人”、“全国最美家庭”、”“山东省道德模范”、“山东省残疾人十大自强人物”、“齐鲁文化之星”、“山东省五四青年奖章”、“山东省十大凡人善举”、“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最美志愿者”、2013年度中国书画界十大年度人物”称号、 “潍坊市十大杰出青年”、“潍坊市十大道德模范”、“潍坊市十大自强模范”。
自幼酷爱书法,师从著名书法家张荣庆、顾亚龙。书法作品曾获1996年“阳光艺术杯全国书画大赛”青年组铜奖、山东省“残疾人书画大赛”书法组一等奖、“全国炎帝文化碑林书法大赛”二等奖、 2008年“兴安盟”杯全国书画大奖赛书法银奖、山东省政府最高文艺奖“泰山文艺奖”、“首届中国王羲之书法艺术大展”三等奖、2011年山东省委宣传部 “庆祝建党90周年书画精品展”书法三等奖、2012年“山东省牡丹书法双年展”三等奖、2012年“中国残疾人兰亭杯全国书法大赛”二等奖、2014年获山东省妇女书法篆刻展最高奖。入展“全国第二届妇女书法篆刻展”、“《书法导报》国际年展”、“山东省第五届书法篆刻展”、“第三届中国兰亭奖尧山杯书法新人展”、“中国千名书家写经大展暨中国写经书法文化论坛”、和“妈祖杯”全国书法展。首届“融合”国际残疾人艺术大展最佳创作奖。作品先后在全国和省比赛中获奖入展50余次。
虽然身有残疾,但仍想方设法地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她向灾区捐出了自己的奖金和书画作品;捐出书法作品拍卖,用于救助患白血病和脑瘫的孩子,到道德讲堂作报告、参加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时常到学校义务指导教师和学生学习书画,寒来暑往从未间断。2013年在北京和潍坊成功举办了“中国梦·好人梦”最美轮椅姐姐刘晓清书法展,得到了各界的好评和关注。
2015年八月在潍坊举办了“大爱人生”刘晓清书法作品展暨义拍活动,书法作品拍得25万元,全部捐助给了有困难的残疾人。其作品和个人身残志坚的感人事迹曾多次被中国文明网、央视一台、山东卫视、山东教育卫视、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青年、齐鲁晚报、联合日报、潍坊电视台、书法导报、书画名家报等媒体刊登,被称为“最美的轮椅姐姐”,“中华榜样美丽大使”。
2015年8月,在潍坊举行,大爱人生,刘晓清书法作品展暨义拍活动
中国孔子网:在平常人眼里,您有着不幸的遭遇,可现在您的脸上依然呈现出笑容和自信,对您而言,苦难意味着什么?您的这份乐观和自信从哪里来?
刘晓清:不可否认,我的童年是不幸的,甚至是痛苦的。因为身体的原因,自己每向前一步都要比别人多付出很多,人生度过了一段很灰暗的日子。但是这么多年一路走来,再回首过往,这些苦难都变成了我人生中非常宝贵的经历和财富。所以,我现在觉得,苦难其实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会帮你走出自我,激发出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从而走出一条精彩的人生之路。
2015年获得山东省助人为乐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当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坎坷时,要看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人,如果不能成为心态的主人,就只能沦为它的奴隶。当我们以接受、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身边所发生的一切时,你会发现生活充实而美好。吃过的苦,经历的磨难都会成为一种力量,让你不断勇敢前行。
其实,真正的勇敢并非没有胆怯,而是在胆怯时仍然有所担当,真正的坚强也并非是永不脆弱,而是即使脆弱也能坚持向前。
这些年的风雨和坎坷之所以能一路走来,除了社会上很多人对我的关爱,还有我的父母家人对我的无微不至的爱和照顾,他们给我了力量,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勇气。虽然对我而言,想要取得一点点平常人眼里看似简单的成就都会很艰难,但是我从来没有要放弃过,我想这份对生命的追求,来自爱的力量。
中国孔子网:您一直在帮助贫困孩子和残疾儿童,从事社会公益事业,最近又刚刚成为社会公益组织中国孔子基金会的文化大使,为什么一直以来喜欢帮助别人?
刘晓清:这么多年,因为我身体的残疾,得到了社会上很多好心人的无私帮助。长久以来,我一直渴望能用自己的所学所长也去回馈别人,帮助别人。这让我觉得自己是被需要的,我的人生是有价值的。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在不断得到着,并不断付出着,而就在这种得到与付出之间,你会体验到了一种爱的力量。
所以能为别人提供一点点帮助,为社会贡献一点微薄之力,我非常乐意。尤其是我从事的是传统的书画艺术,是要被人们欣赏和传播的,我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我能是一个爱的传递者,让更多的人喜欢书画艺术,并在书画艺术里感受到我对社会的一份爱,这是我的一个心愿。
能够成为中国孔子基金会的文化大使,我很荣幸,也受宠若惊。因为,它在我心目中是一个神圣的称号,我希望未来能用自己的热情和努力来践行这一光荣而神圣的称号。
20多年来 ,每天早上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坚持练习书法
中国孔子网:是什么让您和书法结上了缘,并一路走到现在?
刘晓清:其实是很偶然的原因。在我被迫辍学后,爸妈可能是担心我一个人在家孤独,想让我打发时间吧,经常给我买一些书和画笔等,我就自己在家里随意涂抹。那时候家里有过年贴的年画,我就对着画喜鹊,花儿。爸妈看我很喜欢,就到我的母校找了一位美术老师,每周教我一次,从那时起,我也就正式踏入书画学习的大门。一年半之后,我的书画作品就在当时举办的师生书画展获得了一等奖。
虽然如此,我的书法学习之路并不顺畅。因为身体的原因,我只能趴在床上写书法,而且特别容易累。为了方便我写字,启蒙老师为我做了一块特制的木板,一头架在床头上,一头撑在地上,我用左手扶着木板,抬起右手来书写。
刘晓清和聋哑学校的孩子在一起谈论书法
记得最初抬起胳膊悬肘写字时,手控制不住的发抖,根本就写不出完整的笔画。我知道没有别的办法,要想成功,只有不气馁的坚持练下去,然后抬起右胳膊,用左胳膊撑着坚持写下去,手写麻了就甩甩手接着写,这样每天不间断地练习着,最后终于抬起胳膊自由地书写了。多年来虽然吃了许多苦,但书法也让我获得了自信和快乐,成为了我不离不弃的最亲密伙伴。我想用书法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去书写生活中的真善美,并传递给其他人。
中国孔子网:您从书法当中感悟到了什么?
刘晓清:我的感悟就是两个字:纯净。记得2013年我第一次在北京办书法展,很多书法界的老师和朋友去了,我那时特别想和这些老师和朋友们交流,听听他们对我的书法的看法,希望得到他们的指点。所以等他们看完作品出来,我就问他们看完之后是什么感觉,很多人说,我的作品很平静,他们一进展厅感受到的就是一股清气扑面而来。我觉得这是对我非常大的认可。
因为我们这个时代,很多人的心是浮躁的,在这种情况下,我希望自己的作品是平静、纯净、和轻松的。书法就像一首小诗,娓娓道来而又有韵味,让人看起来舒服又有回味,这就够了。
中国孔子网:您曾经给青少年做过励志演讲,现在很多年轻人觉得生活无聊、没意义,您怎么看待生活的意义,如何才能让生活变得有意义?
刘晓清:因为我在当地几所学校担任辅导老师,经常和他们接触,对您所说的情况也很了解。有意义的人生首先是有理想和追求的,同时还要有责任和担当。
现在很多年轻人在学校里荒废时光,对生活缺少一份激情,对未来比较迷茫。看到这种情况,我感觉挺痛心的。我自己小学都没有上完,当时就特别渴望能坐在校园里安静、快乐地学习,到现在,我依然羡慕能够在学校里无忧无虑学习的孩子们。但是当时命运拒绝了我,所以,每次我到一个学校去演讲,最后都会对孩子们说,要珍惜此刻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对于现在的青少年,要用传统文化教育他们如何懂得爱和感恩,当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生活,就会珍重生命,珍惜目前。当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懂得仁爱,用爱来传递情感,滋养心田,我们的社会会越来越美好,生活也会变得踏实而有意义,
中国孔子网:您平时不光写字,还喜欢看书,孔子学堂的堂训是“写好字、读好书、做好人”,能不能谈一下您对这几个字的理解?
刘晓清: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也是全世界范围内唯一以文字为创作对象的艺术,它博大精深,凝聚着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同时又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艺术。
所以,我认为写好字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使命和责任,不仅因为汉字的伟大,还因为写字能培养心性,提高修养。我在教学的时候发现,凡是写字写得漂亮的,文化课的成绩也很好。还有的家长对我说“我的孩子学了书法之后,变得安静了,不用那么操心了,性格也没以前那么叛逆了。”我听到后特别欣慰和开心。
关于读书,不管是书画领域的,还是古诗词或是一些散文,我都喜欢读。现在自媒体时代,很多人用手机代替了书本,但我从来不在电脑上读任何一本书,都要到书店里去买,再打开一页页地翻阅时,这就是一种享受,也能让自己的心慢慢地静下来。
不管各行各业的每个人,都应该多看一些书。影响我最大的,除了我的偶像张海迪的书,另外一本就是汉语大字典和书法大字典。小时候认字不多,就经常翻汉语大字典,看书的时候碰到不认识的字和词,就一个一个地查。现在我的床头和平时出行时都会有一本汉语大字典,读的书多了,久了,人生慢慢也有了一种内在的支撑。
在做人方面,我的老师也给我说,人品是最重要的。一个人可以不闻名四达,可以不杰出,但首先要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善良人。我在2011年获得了中央文明办授予的“中国好人”荣誉称号。好人的力量会传递,我之所以现在能够坦然和阳光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困难和艰辛,就是因为好人的力量在关爱着我,好人让我们这个社会变得更加温暖而美好。所以,孔子学堂这个九字堂训对我而言也特别重要,我希望能用自身的行动去诠释好这九个字,才不愧于文化大使的殊荣。(中国孔子网)